字好书
剑

《剑》

时间: 2025-04-28 02:26:53

诗句

越民铸宝剑,出匣吐寒芒。

服之禦左右,除凶致福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26:53

原文展示:

越民铸宝剑,出匣吐寒芒。
服之禦左右,除凶致福祥。

白话文翻译:

越国的人民铸造了宝剑,剑从匣中拔出,闪烁着寒光。佩戴它可以抵御身边的危险,消除凶险带来吉祥的福气。

注释:

  • 越民:指越国的人民,越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以铸剑闻名。
  • 宝剑:指的是珍贵而锋利的剑,象征力量和威严。
  • :剑鞘,存放剑的容器。
  • 寒芒:剑刃反射出的冷光,象征锐利和威严。
  • 服之:佩戴它,使用它。
  • :抵御,防御。
  • 左右:指身边的危险或敌人。
  • 除凶致福祥:消除凶险,带来吉祥的福气。

典故解析:

这首诗提到的“越民铸宝剑”可能与历史上著名的铸剑技艺有关,越国的剑在古代被认为是极为锋利和精美的,反映了当时铸剑技术的高超和越国的军事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魏国的开国皇帝,文学家,历史学家。他的词风多变,兼具豪放与细腻,尤其在诗歌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权力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剑》这首诗写于曹丕统治时期,正值魏国建立初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诗中通过宝剑的象征,表达了对力量和安全的渴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诗歌鉴赏:

《剑》是一首富有力量感和象征意义的诗作,展现了曹丕对武器和权力的思考。诗的开头以“越民铸宝剑”揭示了铸剑的工艺与价值,既表现了越国人民的聪明才智,也反映了当时对武器的重视。接下来“出匣吐寒芒”则描绘了剑的锋利与威严,仿佛能照亮黑暗的战场。

“服之禦左右”表达了佩剑者在面对敌人时的自信和勇气,剑不仅是防护的工具,更是心理上的支持。而“除凶致福祥”则深刻体现了人们对安宁和吉祥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安定的渴求。

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思想,既有对战争的警醒,也有对和平的渴望,反映了曹丕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越民铸宝剑:描述了越国人民的工艺,突出其铸造技艺。
  2. 出匣吐寒芒:剑从鞘中拔出,寒光四射,象征着威力与美感。
  3. 服之禦左右:佩戴这把剑,能够抵御身边的危险。
  4. 除凶致福祥:希望借助这把剑消除不幸,带来吉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宝剑比作力量的象征,表达了对力量的崇拜。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力量、保护和吉祥生活的追求,强调了武器在历史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力量、勇气和保护。
  • 寒芒:象征力量和威严,暗示危险和警觉。
  • 福祥:象征希望和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越民”的意思是什么? A. 越国人民
    B. 魏国人民
    C. 汉国人民

  2. “出匣吐寒芒”中的“寒芒”指的是什么? A. 剑的颜色
    B. 剑的锋利光芒
    C. 剑的大小

  3. 诗中提到“服之禦左右”的意思是? A. 抵御敌人
    B. 佩戴剑
    C. 享受生活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的诗作,展现对自由和人生的思考。
  • 《静夜思》:李白的另一首经典,表达乡愁与思念。

诗词对比:

  • 曹操的《短歌行》:同样表现对力量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
  • 王维的《送别》: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强调情感的流动。

参考资料:

  • 《魏晋文学研究》
  • 《汉魏六朝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这些书籍和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代诗词的内涵与背景。

相关查询

梦中吟 新正吟 自悯 闲吟四首 其三 秋怀三十六首 年老逢春十三首 其六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百年吟 答和吴传正赞善二首并寄高阳王十三机宜 其二 答人乞碧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湖吃海喝 喝倒彩 腰棚 成效卓著 三不足畏 应开头的成语 闵默 校稿 独茧抽丝 严平 山字旁的字 悠悠荡荡 鹿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