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艳歌何尝行

《艳歌何尝行》

时间: 2025-05-01 14:55:33

诗句

何尝快。

独无忧。

但当饮醇酒。

炙肥牛。

长兄为二千石。

中兄被貂裘。

小弟虽无官爵。

鞍马{马反}{马反}。

往来王侯长者游。

但当在王侯殿上。

快独摴蒲六博。

对坐弹棋。

男儿居世。

各当努力。

{?戚}迫日暮。

殊不久留。

少小相触抵。

寒苦常相随。

忿恚安足诤。

吾中道与卿共别离。

约身奉事君。

礼节不可亏。

上惭沧浪之天。

下顾黄中小儿。

奈何复老心皇皇。

独悲谁能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55:33

原文展示

《艳歌何尝行》
作者:曹丕 〔魏晋〕

何尝快。独无忧。
但当饮醇酒。炙肥牛。
长兄为二千石。
中兄被貂裘。
小弟虽无官爵。
鞍马马反马反。
往来王侯长者游。
但当在王侯殿上。
快独摴蒲六博。
对坐弹棋。
男儿居世。
各当努力。
戚迫日暮。
殊不久留。
少小相触抵。
寒苦常相随。
忿恚安足诤。
吾中道与卿共别离。
约身奉事君。
礼节不可亏。
上惭沧浪之天。
下顾黄中小儿。
奈何复老心皇皇。
独悲谁能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与无奈。诗中提到,尽管生活中有许多烦恼,但只要能痛快地喝酒、享受美食,就能暂时忘却忧愁。作者的长兄和中兄都有显赫的地位,而他虽然没有官职,却依然与王侯贵族交往。人生短暂,应该努力拼搏,但在日暮之际,回首往事,往往感到无奈与寒苦,心中充满了惆怅。尽管心中有许多不满,却也无法与他人争论。终究要离开这个世间,尽心事奉君主,礼仪不能失去。面对苍天与小儿,心中感到羞愧与悲伤,岁月流逝,心中却依然感到无奈与孤独,难以得到他人的理解。

注释

  • 二千石:古代官职名称,指中等以上的官员,地位显赫。
  • 貂裘:指用貂毛制成的皮衣,象征富贵与地位。
  • 摴蒲:指一种古代的游戏,即掷骰子。
  • 黄中小儿:意指年幼的孩子,是对未来的期望与牵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魏国的第二位皇帝,文学家,政治家。他以诗词见长,尤其擅长赋和乐府。曹丕的诗歌风格独特,常常表现出清冷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艳歌何尝行》创作于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士人们面临的压力与困扰使得这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在诗中得以体现。此诗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冷漠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艳歌何尝行》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情的作品,曹丕通过对饮酒、享受美食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在生活中的无奈和对欢乐的渴望。诗中“长兄为二千石,中兄被貂裘”,展现了作者对身边亲人的羡慕,同时又折射出对自身地位的反思。面对“戚迫日暮”的时光流逝,作者内心的惆怅与孤独愈发明显。

全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也颇具匠心,通过饮酒和打棋的意象,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对弈,暗含了人生的复杂与变化。诗的末尾,作者更是以“奈何复老心皇皇,独悲谁能知”来表现内心的无奈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这种对人生短暂与孤独的感慨,既是对个体生命的反思,也是对社会风气的批判,令读者在品味其艺术之美的同时,也引发对自身处境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何尝快。独无忧。
    表示“何尝”不是快乐和无忧的,暗示人生的苦闷。

  • 但当饮醇酒。炙肥牛。
    提到享受美食与美酒,以此来逃避烦恼。

  • 长兄为二千石。中兄被貂裘。
    兄长的成功使他感到自愧不如,暗含对地位的渴望。

  • 小弟虽无官爵。
    虽然自己没有官职,依然保持与王侯的交往,表现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 快独摴蒲六博。对坐弹棋。
    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娱乐活动,表现出生活中的乐趣。

  • 戚迫日暮。殊不久留。
    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人生短暂,须抓住当下。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长兄为二千石,中兄被貂裘”,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地位的差异。
  • 比喻:将生活的快感比作饮酒与美食,生动形象,增强了表达的力量。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人生的感慨为主线,探讨了生存的意义、对亲情和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通过对比和对仗的手法,展现了人们在追求名利与享受生活之间的矛盾,最终引发的深层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醇酒:象征享乐和逃避,表现人们对快乐的追求。
  • 肥牛:代表富贵和满足,体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棋盘:象征人生的博弈与挑战,暗示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艳歌何尝行》的作者是谁? A. 曹操
    B. 曹丕
    C. 曹植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二千石”指的是: A. 一种酒
    B. 官职名称
    C. 一种动物
    D. 一种乐器

  3. 诗中“戚迫日暮”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爱情的渴求
    D.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同样表达了对人生和时光的感慨。
  • 《春望》(杜甫):反映了战乱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与主题相近。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曹丕的《艳歌何尝行》更为内省,李白的诗歌则更为豪放,表现出对生活的纵情与洒脱。两者在表达对饮酒的态度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各自的个性与时代特征。

参考资料

  • 《魏晋南北朝诗词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文学史》

相关查询

九日三绝 其二 九日 九日邀郡守吴山登高 九日柬敷五 九日寄子约 九日四首 其三 九日独登城上台感怀寄兄长 其二 九日同社中诸子登粤秀山咽集 九日宴集懋社十首 其三 九日寄宜兴谢长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沙板 馬字旁的字 深山野墺 鶂鶂 中国式摔跤 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忿然作色 华不再扬 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鸾交凤俦 夏虫不可语寒 水字旁的字 皮解库 结言 几字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