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2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3:36
朝游高台观。
夕宴华池阴。
大酋奉甘醪。
狩人献嘉宾。
齐倡发东舞。
秦筝奏西音。
有客从南来。
为我弹清琴。
五音纷繁会。
拊者激微吟。
淫鱼乘波听。
踊跃自浮沉。
飞鸟翻翔舞。
悲鸣集北林。
乐极哀情来。
寥亮摧肝心。
清角岂不妙。
德薄所不任。
大哉子野言。
弭弦且自禁。
早晨在高台上游览,
傍晚在华池的阴影中宴请。
大酋长奉上美酒,
狩猎的人献上佳宾。
齐国的舞蹈在东边起舞,
秦国的筝声在西边回响。
有客人从南方而来,
为我弹奏清丽的琴曲。
五声交织,纷繁的乐章,
演奏者轻抚琴弦,激起微吟。
水中的鱼儿随波而听,
欢跃着自如浮沉。
飞鸟在空中翻飞舞动,
悲鸣声聚集在北林。
乐极而哀情随之而至,
寥亮的声音撕扯着心肝。
清角声岂不美妙?
可我品德薄弱,不应承受。
伟大的言辞啊,
我应自我克制,停止弹奏。
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魏国的第二位皇帝,文学家,政治家。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婉约之词。
《善哉行》创作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政治动荡,士人多以诗词抒发情感,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乐趣的追求。
《善哉行》是一首描绘宴饮生活与音乐场景的诗作,诗中充满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开头描绘了日间的游览与傍晚的宴饮,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接着,诗人通过大酋的奉酒、狩猎者的献礼,描绘了一幅热闹的宴会场景,透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随着乐音的起伏,诗人引入了乐器的演奏,东舞与西音的结合,象征着文化的交融。南来的客人弹奏清琴,不仅增添了宴会的氛围,也让人感受到音乐的魅力。通过“淫鱼乘波听”与“飞鸟翻翔舞”的意象,诗人展现了自然与音乐的和谐共生。
然而,随着乐声的高潮,诗人却转入对乐极生悲的思考,“乐极哀情来”道出了人生无常的哲理,乐趣的背后往往潜藏着忧伤。这一反转使得全诗在欢愉中透出一丝忧伤,增添了深度与思考。
最后,诗人以清角声的美妙与自身德薄相对,表达了对自我约束的反思,体现了他对人生的真实感悟。整首诗既有宴饮欢娱的场景描写,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索,展示了曹丕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通过宴饮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对乐趣的追求,同时也反思了人生的无常与悲欢交织。乐极生悲的哲思贯穿全诗,使读者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意识到快乐背后可能隐藏的忧伤。
《善哉行》的作者是谁?
A. 曹操
B. 曹丕
C. 曹睿
D. 曹植
诗中提到的“清角”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舞蹈
C. 一种饮品
D. 一种花卉
诗中“乐极哀情来”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快乐与悲伤是相互独立的
B. 快乐过后可能会感到悲伤
C. 生活中永远没有悲伤
D. 只有悲伤才能体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