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吊崔补阙

《吊崔补阙》

时间: 2025-07-31 05:59:19

诗句

近来吾道少,恸哭博陵君。

直节岩前竹,孤魂岭上云。

缙绅传确论,丞相取遗文。

废却中兴策,何由免用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5:59:19

原文展示: 吊崔补阙 徐夤 〔唐代〕 近来吾道少,恸哭博陵君。 直节岩前竹,孤魂岭上云。 缙绅传确论,丞相取遗文。 废却中兴策,何由免用军。

白话文翻译: 最近我感到自己的道路越来越狭窄,悲痛地哭泣着为博陵君送行。 像岩前那些笔直的竹子一样,他的气节坚定不移;他的孤魂如同岭上的云朵,飘渺而孤独。 他的确切言论被官员们传颂,丞相也采用了他的遗作。 但他的中兴之策却被废弃,我们怎能避免动用军队呢?

注释:

  • 恸哭:极度悲痛地哭泣。
  • 博陵君:指崔补阙,博陵是其籍贯,君是对其尊称。
  • 直节:坚定的气节。
  • 孤魂:指崔补阙的灵魂。
  • 缙绅:官员的代称。
  • 确论:确切的言论。
  • 遗文:留下的文章或著作。
  • 中兴策:指崔补阙提出的国家复兴的策略。

诗词背景: 徐夤是唐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崔补阙是唐代的一位官员,因其忠诚和才华而受到尊敬。这首诗是在崔补阙去世后所作,表达了对崔补阙的哀悼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崔补阙的哀悼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首句“近来吾道少”即表达了诗人自身的困境和对时代的感慨。接下来的“恸哭博陵君”直接抒发了对崔补阙的深切哀悼。诗中“直节岩前竹,孤魂岭上云”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意象,既赞美了崔补阙的坚定气节,又暗示了他的孤独和不幸。最后两句“废却中兴策,何由免用军”则直接指向了国家的危机,表达了对崔补阙遗策被忽视的遗憾和对战争的忧虑。

诗词解析:

  • 首句“近来吾道少”反映了诗人对时代的不满和个人困境的感慨。
  • “恸哭博陵君”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崔补阙的深切哀悼。
  • “直节岩前竹,孤魂岭上云”通过自然意象,赞美了崔补阙的坚定气节和孤独命运。
  • “缙绅传确论,丞相取遗文”说明了崔补阙的影响力和他的遗作被重视。
  • “废却中兴策,何由免用军”直接指向了国家的危机,表达了对崔补阙遗策被忽视的遗憾和对战争的忧虑。

意象分析:

  • “直节岩前竹”:象征崔补阙的坚定气节。
  • “孤魂岭上云”:象征崔补阙的孤独和不幸。

互动学习:

  1. 诗中“恸哭博陵君”表达了诗人对谁的哀悼? A. 博陵君 B. 崔补阙 C. 徐夤 D. 丞相 答案:B

  2. “直节岩前竹”中的“直节”指的是什么? A. 竹子的形状 B. 崔补阙的气节 C. 岩前的景色 D. 诗人的情感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杜甫的《春望》、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可以与徐夤的这首诗进行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全唐诗》、《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相和歌辞。拔蒲歌 秋时送郑侍御 江西道中作三首 其三 禅智寺 相和歌辞。读曲歌五首 过阴陵 宫词二首 题画僧二首(前篇一作酬信上人赠张僧繇画僧) 戏颜郎中猎 夏日梅溪馆寄庞舍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要官 黹字旁的字 元钺 争强斗胜 言字旁的字 礼坏乐缺 盈尺之地 包含枭的成语 双人旁的字 引颈而望 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立刀旁的字 不忝 淆惑视听 呼天唤地 包含世的词语有哪些 馬字旁的字 淫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