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6:22
作者: 张祜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壮士悽惶到山下,
行人惆怅上山头。
生前此路已迷失,
寂寞孤魂何处游。
壮士悲伤地到达山下,
行人满怀惆怅地走上山头。
生前走过的这条路已迷失,
寂寞的孤魂又将去向何处游荡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未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看作是对人生无常和孤独的深刻反思,与古代文人常有的对生死、命运的思考相呼应。
作者介绍: 张祜,字季直,号孟山,唐代诗人,生于公元九世纪,后世称其为“张季直”。他的诗风多以清新、朴实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的结合。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张祜中年时期,彼时社会动荡,诗人常常在游历中反思人生的意义,增强了诗中对孤独与迷失感的深刻表达。
《过阴陵》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中通过对壮士与行人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生命与死亡时的无奈与孤独。起首两句“壮士悽惶到山下,行人惆怅上山头”通过对比,表现出壮士和行人不同的情感状态。壮士的“悽惶”与行人的“惆怅”相映成趣,反映出不同角色在同一环境下的不同心理。
接下来的两句“生前此路已迷失,寂寞孤魂何处游”则引入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迷失”来表达对人生道路的困惑与失落,尤其是对已故灵魂的惋惜,展现出了一种对生命的认知与反思。整体上,诗的情感基调是悲伤而又深邃的,强调了生命的孤独与无常。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孤独,表现了人们在面对死亡时的无奈与思考,传达出一种对人生的深沉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壮士”的情感状态是:
a) 高兴
b) 悽惶
c) 愤怒
“生前此路已迷失”中“迷失”的意思是:
a) 找到方向
b) 失去方向
c) 迷路
诗中最主要探讨的主题是:
a) 爱情
b) 生命与死亡
c) 友谊
答案: 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过阴陵》与《送元二使安西》均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旅途的孤独。王维在其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与对未来的忧虑,情感更为温柔,而张祜的《过阴陵》则更为直白,直接触及死亡的主题,情感更为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