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1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15:59
原文展示:
明妃 徐夤 〔唐代〕 不用牵心恨画工,帝家无策及边戎。 香魂若得升明月,夜夜还应照汉宫。
白话文翻译:
不必怨恨画工未能将你画得美丽,皇帝也没有办法对付边疆的敌人。 如果你的灵魂能够升上明月,每个夜晚都应照耀着汉宫。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夤,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通过诗歌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和对时事的评论。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对王昭君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和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无奈。诗中“帝家无策及边戎”反映了当时朝廷对外敌的无能为力,而“香魂若得升明月”则寄托了对王昭君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王昭君的命运为线索,通过对她的同情和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对其命运的深切关怀。诗中“不用牵心恨画工”一句,既是对王昭君的安慰,也是对当时社会不公的批判。而“香魂若得升明月”则寄托了对王昭君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王昭君的同情和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对其命运的深切关怀。诗中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明妃”指的是谁? A. 王昭君 B. 杨玉环 C. 貂蝉 D. 西施 答案:A
诗中“帝家无策及边戎”反映了什么? A. 皇帝的英明 B. 朝廷对外敌的无能为力 C. 边疆的和平 D. 皇帝的仁慈 答案:B
诗中“香魂若得升明月”寄托了什么? A. 对王昭君的怨恨 B. 对王昭君的美好祝愿 C. 对画工的赞美 D. 对皇帝的批评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