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00:11
原文展示:
赠东方道士
徐夤 〔唐代〕
葫芦窗畔挂,是物在其间。
雪色老人鬓,桃花童子颜。
祭星秋卜日,采药晓登山。
旧放长生鹿,时衔瑞草还。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窗户旁边挂着一个葫芦,里面藏着各种物品。老人的头发像雪一样白,而孩子的脸庞却像桃花一样红润。在秋天祭星的日子里进行卜卦,清晨上山采药。曾经放养的长生鹿,不时衔着吉祥的草回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葫芦:一种植物果实,常用于盛装药物或作为道士的象征。
- 雪色:形容白发如雪。
- 桃花童子颜:形容儿童面色红润如桃花。
- 祭星:古代祭祀星辰的仪式。
- 卜日:通过占卜确定吉日。
- 瑞草:象征吉祥的草。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夤是唐代诗人,其诗作多涉及道教文化和自然景观。此诗可能是赠送给一位东方道士,表达了对道士生活的描绘和对道教文化的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特定场合,如道士的生日或道教节日,为了表达敬意和祝福而创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道士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道教文化的神秘和美丽。诗中“雪色老人鬓,桃花童子颜”一句,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既描绘了道士的老年形象,又暗示了其内心的青春和活力。“祭星秋卜日,采药晓登山”则进一步描绘了道士的修行生活,体现了其对自然的亲近和对道教仪式的尊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充满了对道教文化的敬仰和对道士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葫芦窗畔挂,是物在其间。”:葫芦作为道士的象征,挂在窗边,暗示了道士的身份和其所藏的物品。
- “雪色老人鬓,桃花童子颜。”:通过对比老人的白发和童子的红润面色,展现了道士的内外形象。
- “祭星秋卜日,采药晓登山。”:描述了道士的日常活动,包括祭祀和采药,体现了其对道教仪式的重视和对自然的亲近。
- “旧放长生鹿,时衔瑞草还。”:长生鹿象征长寿和吉祥,道士放养的鹿不时衔回瑞草,寓意着吉祥和好运。
修辞手法:
- 对比:如“雪色老人鬓,桃花童子颜”中的年龄与面色的对比。
- 象征:如“葫芦”和“长生鹿”分别象征道士和长寿。
主题思想:
- 赞美道教文化和道士的生活,表达了对道教仪式和自然之美的敬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葫芦:道士的象征,代表神秘和药物。
- 雪色:老人的白发,象征年龄和智慧。
- 桃花:童子的面色,象征青春和活力。
- 长生鹿:象征长寿和吉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葫芦窗畔挂”中的“葫芦”象征什么?
A. 道士
B. 药物
C. 长寿
D. 神秘
- “雪色老人鬓,桃花童子颜”中的对比手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A. 年龄与面色
B. 智慧与活力
C. 神秘与自然
D. 仪式与日常
- 诗中提到的“长生鹿”象征什么?
A. 长寿
B. 吉祥
C. 神秘
D. 药物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送友人入蜀》:同样涉及道教文化和自然景观的描绘。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赠卫八处士》对比,两者都涉及道士或隐士的生活,但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世事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夤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道教文化》:详细介绍了道教的历史和文化,有助于理解诗中的道教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