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1:07
赠皇甫宾客
白居易
轻衣稳马槐阴路,
渐近东来渐少尘。
耳闹久憎闻俗事,
眼明初喜见闲人。
昔曾对作承华相,
今复连为博望宾。
始信淡交宜久远,
与君转老转相亲。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朋友皇甫宾客在槐树阴影下骑马行走的情景。随着距离的接近,路上的尘土渐渐减少。作者对世俗的喧嚣感到厌烦,反而对见到朋友感到愉悦。过去曾经一起担任过官职,如今又成为朋友。作者开始相信,淡泊的友情才是长久之道,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感情就会愈加亲密。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诗歌的平易近人、内容丰富而著称,尤其在描写人情世故、社会生活方面有独到的见解。白居易的诗歌直白易懂,且善于抒发个人情感,体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
《赠皇甫宾客》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在长安闲居的时期。这首诗写给朋友,表达了对淡泊友情的珍视及对喧嚣世俗的厌倦,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赠皇甫宾客》是白居易在与朋友相聚时所作,诗中流露出一种淡远的情感和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全诗以轻松的语气描绘了骑马行走在槐阴下的场景,象征着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尤其是“耳闹久憎闻俗事,眼明初喜见闲人”这句,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喧嚣的厌烦,以及对与朋友相聚时光的珍视。诗中提到的“淡交宜久远”,道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真谛,强调了久远的友情更为重要。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幅友谊的画卷,更是一种对生活哲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白居易对人际关系的独特见解与人生的睿智。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人与人之间淡泊的友情和对世俗喧嚣的厌倦。诗人通过与朋友的相聚,强调了长久而亲密的友情比名利更为重要,展现了一种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人生哲学。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耳闹久憎闻俗事”中的“耳闹”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淡交宜久远”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
白居易 vs. 杜甫
解读:两位诗人风格迥异,白居易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和历史的沉重,体现出唐代诗歌的多样性与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