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戏咏蜡梅二首

《戏咏蜡梅二首》

时间: 2025-07-30 04:17:18

诗句

体薰山麝脐,色染蔷薇露。

披拂不满襟,时有暗香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4:17:18

原文展示:

《戏咏蜡梅二首》 体薰山麝脐,色染蔷薇露。
披拂不满襟,时有暗香度。

白话文翻译:

第一首的意思是:蜡梅的香气如同山中的麝香,颜色仿佛浸染了蔷薇的露水。轻轻拂动衣襟,虽然不满,却偶尔能闻到它的暗香。

注释:

  • 薰(xūn):熏染、散发香气。
  • 山麝(shān shè):山中所产的麝香,常用于形容香味浓郁。
  • 蔷薇(qiáng wēi):即玫瑰,花色艳丽,常与香气联系在一起。
  • 披拂(pī fú):轻轻拂动。
  • 暗香(àn xiāng):隐隐约约的香气,指香味不强烈却能感受到。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蜡梅”在古代诗词中常被视为坚韧不拔的象征,尤其在寒冷的冬季依然盛开,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清雅之香的欣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主要代表之一,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作品风格清新洒脱,富有个性。

创作背景:

《戏咏蜡梅二首》创作于黄庭坚晚年,正值北宋时期,社会动荡、士人失意,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对蜡梅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情感。

诗歌鉴赏:

黄庭坚在《戏咏蜡梅二首》中,以蜡梅为主题,表现了对这种花朵的喜爱与赞美。蜡梅在寒冬中绽放,象征着坚韧和不屈的精神,诗人通过嗅觉和视觉的结合,描绘出蜡梅独特的香气和色彩。首句将蜡梅的香气与山麝香相提并论,突显了其香气的浓郁;而“色染蔷薇露”则传达了蜡梅的色彩之美。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蜡梅的魅力,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诗中“披拂不满襟”的意象,展现了诗人轻松自在的心境,暗香的突现更是为诗篇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幽雅。整体来看,诗人通过蜡梅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表现出一种淡雅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体薰山麝脐:蜡梅的香气如同山中麝香,强调香气的浓烈。
  2. 色染蔷薇露:形容蜡梅的颜色,如同被蔷薇的露水染过,突显色彩的鲜艳。
  3. 披拂不满襟:轻轻拂动衣襟,虽然不满,却能感受到其香气,表现出对蜡梅的细腻体验。
  4. 时有暗香度:时不时能闻到隐隐的香气,传达出一种悠然的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蜡梅的香气比作山麝,增强了香气的形象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蜡梅”、“山麝”、“蔷薇露”等意象,传达了自然的美和生命的坚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蜡梅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和淡泊的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蜡梅:象征着坚韧与纯洁,代表在困境中依然绽放的生命力。
  • 山麝:象征高雅与珍稀,增强了蜡梅的独特魅力。
  • 蔷薇露:暗示着美丽与柔情,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戏咏蜡梅二首》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黄庭坚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暗香”指的是什么? A. 蜡梅的香气
    B. 玫瑰的香气
    C. 麝香的味道

  3. 诗中“披拂不满襟”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忧伤
    B. 悠然自得
    C. 紧张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 王安石
  • 《早梅》 - 林升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写梅花,表现了坚韧与清雅,但更侧重于对梅花的品格赞美。
  • 林升的《早梅》:通过对梅花早开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黄庭坚全集》

相关查询

后圃秋步 题周鲠臣浩斋 走笔和张功父玉照堂十绝句 其十 芗林五十咏·皈来桥 闷歌行十二首 和袁起岩郎中投赠七字二首 贺皇孙平阳郡王十月十九日生辰 寄题刘巨卿家六咏·西隐 中元日早起 九月菊未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狗彘不若 着边 包含挟的词语有哪些 圆舞曲 修阔 牛字旁的字 韬光隐晦 一犬吠形,群犬吠声 陵蹈 竹字头的字 四点底的字 摧刚为柔 辵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包含以的词语有哪些 忙不择价 盘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