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3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0:54
循省
作者: 郑刚中 〔宋代〕
僦居栽竹暮清幽,
絷系其如是楚囚。
高枕亦成惊枕梦,
小窗长作客窗愁。
扪心罪在愚臣戆,
肉骨恩归圣主优。
日有省循千点泪,
临风分付与江流。
全诗翻译
我在幽静的暮色中租住在栽竹的地方,
束缚我的就像楚国的囚徒。
高枕无忧却也做了惊梦,
小窗前常常让我感到离愁别绪。
我反思内心,罪在于愚蠢的臣子,
而我所受的恩惠却归于圣明的君主。
每天都有无数泪水流下,
我将这些悲伤的情感寄托给江河的流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楚囚”典故出自《史记》,指战国时期楚国的囚徒,象征着被困的无奈与悲伤。“扪心”则是反思自身的行为,常用于古代诗词中表达内心的挣扎。
作者介绍
郑刚中,字子方,号澄渊,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诗词闻名,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风格深沉且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循省》写于作者身处困境时,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与对于国家政治的忧虑,反映了宋代士人的无奈与彷徨。
郑刚中的《循省》以清幽的环境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反思。诗中“僦居栽竹暮清幽”一句,描绘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悲伤的氛围,竹子的象征意义在于清雅与坚韧,然而与“楚囚”相对比,便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压抑。接下来的“高枕亦成惊枕梦”,则揭示了即便表面安宁,内心也难以平静,梦境中的惊恐正是现实焦虑的反映。
“扪心罪在愚臣戆”,诗人自省,意识到自身的处境与愚蠢的臣子有关,这种自责与反思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责任感。结尾处“日有省循千点泪”,以泪水象征着无尽的思念与失落,最后将这种情绪寄托于江流,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寄托。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个人的孤独,又有对社会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宋代士人的儒雅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比如“高枕”与“惊枕”的对比,展示了安宁与焦虑的矛盾。通过“楚囚”的比喻,深化了诗人对困境的感受。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个人的孤独与对社会的反思,展现了士人对命运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情感基调深沉而略带悲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僦居栽竹暮清幽”中,“僦居”指什么?
A. 租住
B. 旅行
C. 学习
D. 休息
诗中“楚囚”的典故意指什么?
A. 被囚禁的人
B. 忍辱负重的人
C. 失去自由的人
D. 以上皆是
“日有省循千点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D. 满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郑刚中的《循省》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前者侧重于个人的内心反思,后者则更加强调对理想的追求与孤独的感受。两者在情感上都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但在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