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

时间: 2025-05-02 10:59:25

诗句

谁道闲情抛掷久。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59:25

原文展示: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
冯延巳 〔五代〕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白话文翻译:

谁说我闲情抛弃已久?每当春天来临,心中的惆怅依然如故。
每天在花前醉酒,敢问镜中自己为何看上去如此消瘦?
河边青翠的芜苇,堤上垂柳轻摇。想问这新愁,何以年年都有?
我独自站在小桥上,衣袖随风飘动,平林间的新月映照着人们归来后的身影。


注释:

字词注释:

  • 闲情:指无所事事的情感,通常是指一种轻松的心情。
  • 惆怅:形容心中感到忧愁、失落。
  • 病酒:形容因愁苦而醉酒的状态。
  • 朱颜:指红润的面容,常用来形容年轻人的面容。
  • 青芜:指河畔的青色芜苇。
  • 堤上柳:指堤岸上生长的柳树。
  • 新愁:指新的忧愁,常与旧愁相对。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描绘的意境与古代文人对春天的感怀和愁苦是密切相关的。小桥、春风、新月等意象在古诗词中常常用来表现孤独和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延巳,五代时期的词人,字子仲,号清风,南唐文学家。他以词风婉约著称,善于表现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自然意象。冯延巳的作品常常反映了他个人的情感经历和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创作于五代时期,正值南唐国力衰弱,社会动荡。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诗人表达了对岁月流逝、青春消逝的感慨,以及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是冯延巳的代表作之一,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感慨和内心的愁苦。诗的开头以反问的形式引出主题,表达了对闲情逸致的追求与现实生活中惆怅的对比。随着春天的到来,诗人内心的愁苦并未因此消散,反而愈加明显。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花前饮酒,镜中自照,借酒浇愁却无力逃避内心的痛苦。通过“日日花前常病酒”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无奈和自嘲。随后,诗中提及河畔的青芜与堤上的柳,进一步渲染了孤独的氛围,诗人对新愁的探问似乎在反映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最后两句“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则通过意象的对比,表现出一种孤独与宁静。月光下的归人仿佛与诗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和艺术感染力。整首词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流露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展现了冯延巳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谁道闲情抛掷久:谁说我已经抛弃了无所事事的情感?
  •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每当春天来临,心中的惆怅却依然存在。
  • 日日花前常病酒:每天在花前醉酒,似乎是为了掩盖内心的痛苦。
  • 敢辞镜里朱颜瘦:不敢直视镜中消瘦的容颜,反映出内心的自卑和愁苦。
  • 河畔青芜堤上柳: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青翠的芜苇与柳树形成鲜明的对比。
  •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想要询问新的忧愁,为什么每年都有。
  • 独立小桥风满袖:独自站在小桥上,感受到风的拂动,象征孤独。
  • 平林新月人归后:新月照耀着归来的人,暗示着诗人对他人归属感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惆怅比作春天的常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情感的持久。
  • 拟人:自然景物如柳、月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语言更具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现了孤独与愁苦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无奈追忆。反映了一个在春光中依然感到无奈的灵魂,具有普遍的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在诗中却成为惆怅的背景。
  • :代表美好与短暂,反映了诗人对青春的怀念。
  • :象征逃避与麻痹,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
  • :常见于古诗中,象征离别与思念。
  • 新月:象征孤独与新生,暗示诗人的内心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谁道闲情抛掷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闲情的向往
    C. 对春天的喜爱
    D. 对酒的沉迷

  2. 诗中“日日花前常病酒”中的“病酒”指的是什么?
    A. 酒病
    B. 因愁苦而醉酒
    C. 酒量差
    D. 饮酒后不适

  3. 诗的最后两句描绘的是哪个意象?
    A. 春天
    B. 小桥与新月
    C. 夜晚的归人
    D. 柳树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往事的追忆与情感的抒发。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表达了离别与思念的情感,具有相似的主题。

诗词对比:

  • 冯延巳 vs. 李清照:冯延巳的词更侧重于春景与愁苦的交织,而李清照则更为细腻地描绘离愁别绪,二者在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2. 《唐诗三百首》
  3. 《五代词人研究》
  4. 《冯延巳词集解析》

相关查询

戏呈赵明府 舟中 山中即目二首 其一 庐山 昭武太守王子文日举李贾严羽共观前辈一两家 朱仲寔少府到官无几日即入佥幕官满送行二首 袁州化成岩李卫公谪居之地 题张签判园林 抚州节推萧学易衙宇一新 次韵梅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引人入胜 计行言听 富贵不能淫 韭字旁的字 智名勇功 艸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朝四暮三 奉公如法 度己失期 句赘 夕字旁的字 柴架 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毋字旁的字 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