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3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9:12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作者:冯延巳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
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
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在花前失去了春游的伴侣,我独自去寻觅花香。
满眼的悲凉,即使有笙歌美音也令人心断。
林间嬉戏的蝴蝶,帘间飞舞的燕子,各自成双。
忍不住再思量,绿树和青苔映照着半边夕阳。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笙歌”与古代宴乐文化息息相关,常常用来描绘欢快的场景,而“独自寻芳”则反映了孤独的心境,与春天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
冯延巳(908年-960年),字延巳,号紫微,五代时期的词人,南唐的文学家,以其词作的细腻、优美而著称。冯延巳的作品多描写爱情、忧愁与自然,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这首词创作于冯延巳的晚年,正值南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他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失去伴侣的悲伤与孤独,反映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光阴的惋惜。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是冯延巳在五代时期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在春日里的孤独与哀伤。开篇“花前失却游春侣”直接点出主题,失去伴侣的痛苦使得独自寻芳的行为显得格外悲凉。词中“满目悲凉”这一句,深刻地揭示了内心的孤寂,尽管身边有笙歌之声,却无法排解那份心中的苦痛。
接下来的“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将自然景象与人心相映衬,正当春意盎然时,诗人的心却如同被春风掠过的空旷之地,显得格外凄凉。而“忍更思量”一句更是将那份思念与忧伤推向高潮,绿树与青苔的意象,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夕阳的余晖更是给整个画面添上了一层忧伤的色彩。
整首词运用典雅而细腻的语言,构建出了一幅春日孤独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失去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共鸣与思索。冯延巳通过自然之景,寄托了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失落,让人不禁沉浸其中。
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失去的伴侣的无限思念与深深的悲伤,展现了生命中的无常与人情的冷暖,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选择题: 诗中“独自寻芳”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忧愁
D. 愤怒
填空题: “满目悲凉”中的“悲凉”指的是_____。
判断题: 诗中提到的“笙歌”可以用来形容快乐的场景。
A. 正确
B.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