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5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58:51
几日行云何处去?
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
百草千花寒食路,
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
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
撩乱春愁如柳絮,
依依梦里无寻处。
这几天的行云又去了哪里?
我忘记了归来,只知道春天即将结束。
寒食节的路上百草千花盛开,
那香车停靠在谁家的树下呢?
我泪眼朦胧,倚楼独自喃喃自语。
双燕归来的时候,我们是否在陌上相逢?
春愁撩动得如同柳絮纷飞,
在梦里依依不舍,竟无处寻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的介子推,他为保护君主而自焚,后人为了纪念他,设立寒食节。此诗通过寒食节的意象,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感伤和对故人的怀念。
作者介绍: 冯延巳,字子真,五代时期的词人,以词作著称,风格清丽婉约。他的词往往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展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五代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春天的意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反映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交织。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是一首充满愁思的词作,诗人通过行云、寒食等意象,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不满与悲伤。词中“几日行云何处去”开篇便引出了对时光的疑问,接着“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失落。寒食节时百花盛开的景象,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泪眼倚楼频独语”,在这里,诗人似乎在向楼外的春景倾诉,然而无人回应,体现了深深的孤独感。双燕归来的意象,不仅暗示了春天的来临,也引出了对旧日相识的追忆,形成鲜明对比。词的结尾“依依梦里无寻处”,让人感受到一种梦幻般的无奈与无望,使整首词在感情上达到高潮。
整首词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深刻而细腻,展现了冯延巳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展现了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寒食”节是用来纪念谁的?
A. 孟子
B. 介子推
C. 李白
D. 杜甫
“泪眼倚楼频独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忧伤
C. 愤怒
D. 兴奋
诗歌最后一句“依依梦里无寻处”中的“依依”是指:
A. 忘记
B. 留恋
C. 轻松
D. 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冯延巳与李清照的词作都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春天和爱情的渴望与无奈,但更为细腻与婉转,展现了女性特有的情感深度与细腻。两者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都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这几天,他象流云飘哪里?忘了回家,不顾芳春将逝去。寒食路上长满了野草闲花。他车马又在谁家树上系? 泪眼倚楼不断自言语,双燕飞来,路上可与他相遇?纷乱春愁如柳絮,梦中到哪寻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