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时间: 2025-04-27 23:58:51

诗句

几日行云何处去?

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

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

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依依 一作:悠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58:51

原文展示:

几日行云何处去?
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
百草千花寒食路,
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
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
撩乱春愁如柳絮,
依依梦里无寻处。

白话文翻译:

这几天的行云又去了哪里?
我忘记了归来,只知道春天即将结束。
寒食节的路上百草千花盛开,
那香车停靠在谁家的树下呢?
我泪眼朦胧,倚楼独自喃喃自语。
双燕归来的时候,我们是否在陌上相逢?
春愁撩动得如同柳絮纷飞,
在梦里依依不舍,竟无处寻觅。

注释:

字词注释

  • 行云:流动的云,借指时光的流逝。
  • 寒食:指寒食节,古代节日,意味着清明前的祭祖。
  • 香车:精致的车,象征富贵和出游。
  • 泪眼:流泪的眼睛,表现悲伤或思念的情感。
  • 双燕:指春燕,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美好的时光。
  • 依依:形容留恋不舍。

典故解析: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的介子推,他为保护君主而自焚,后人为了纪念他,设立寒食节。此诗通过寒食节的意象,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感伤和对故人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延巳,字子真,五代时期的词人,以词作著称,风格清丽婉约。他的词往往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展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五代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春天的意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反映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交织。

诗歌鉴赏: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是一首充满愁思的词作,诗人通过行云、寒食等意象,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不满与悲伤。词中“几日行云何处去”开篇便引出了对时光的疑问,接着“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失落。寒食节时百花盛开的景象,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泪眼倚楼频独语”,在这里,诗人似乎在向楼外的春景倾诉,然而无人回应,体现了深深的孤独感。双燕归来的意象,不仅暗示了春天的来临,也引出了对旧日相识的追忆,形成鲜明对比。词的结尾“依依梦里无寻处”,让人感受到一种梦幻般的无奈与无望,使整首词在感情上达到高潮。

整首词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深刻而细腻,展现了冯延巳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几日行云何处去?”:询问流云的去处,象征时间的流逝。
  2. “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因忙于生活,忘却了归来的时机,不觉春天已近尾声。
  3. “百草千花寒食路,”:寒食节的路上,花草繁盛,象征着生机。
  4. “香车系在谁家树?”:描绘富贵人家游玩的情景,暗含对生活的向往。
  5. “泪眼倚楼频独语。”:表现诗人的孤独,泪眼中的情感与楼台的静谧形成对比。
  6. “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春燕归来,询问昔日相逢,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
  7. “撩乱春愁如柳絮,”:春愁如流动的柳絮,轻柔却又难以捉摸。
  8. “依依梦里无寻处。”:梦中依恋,却无处可寻,寓意对美好事物的无奈与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春愁如柳絮”,将愁绪比作飘舞的柳絮,形象生动。
  • 拟人:行云、双燕等赋予生命,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词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泪眼倚楼频独语”与“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展现了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行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 百草千花:代表生命的繁盛与美好。
  • 香车:象征富贵与游乐的生活。
  • 双燕:象征春天的到来与旧日情缘。
  • 柳絮:象征柔情与愁绪的难以捉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寒食”节是用来纪念谁的? A. 孟子
    B. 介子推
    C. 李白
    D. 杜甫

  2. “泪眼倚楼频独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忧伤
    C. 愤怒
    D. 兴奋

  3. 诗歌最后一句“依依梦里无寻处”中的“依依”是指: A. 忘记
    B. 留恋
    C. 轻松
    D. 迷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冯延巳与李清照的词作都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春天和爱情的渴望与无奈,但更为细腻与婉转,展现了女性特有的情感深度与细腻。两者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都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五代词人研究》
  • 《唐宋元明清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选读》

译文

这几天,他象流云飘哪里?忘了回家,不顾芳春将逝去。寒食路上长满了野草闲花。他车马又在谁家树上系? 泪眼倚楼不断自言语,双燕飞来,路上可与他相遇?纷乱春愁如柳絮,梦中到哪寻他去?

相关查询

谢曹隐君惠扇歌 梅花十五首 其六 结交行送武之文 金陵怀避乱作 素梅 其四 漫兴 其四 春寒 秋怀 其四 偶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寸字旁的字 包含伺的成语 众广 長字旁的字 跗萼载韡 比字旁的字 脸红耳赤 千补百衲 得风便转 丶字旁的字 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深文罗织 糸字旁的字 丰标不凡 假天假地 秦晋之匹 诛黜 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