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襄阳乐

《襄阳乐》

时间: 2025-05-06 21:00:14

诗句

谁言襄阳苦,歌者乐襄阳。

太守刘公子,千年未可忘。

刘公一去岁时改,惟有州南汉水长。

汉水南流岘山碧,种稻耕田泥没尺。

里人种麦满高原,长使越人耕大泽。

泽中多水原上乾,越人为种楚人食。

火耕水耨古常然,汉水鱼多去满船。

长有行人知此乐,来买槎头缩项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1:00:14

原文展示:

谁言襄阳苦,歌者乐襄阳。
太守刘公子,千年未可忘。
刘公一去岁时改,惟有州南汉水长。
汉水南流岘山碧,种稻耕田泥没尺。
里人种麦满高原,长使越人耕大泽。
泽中多水原上乾,越人为种楚人食。
火耕水耨古常然,汉水鱼多去满船。
长有行人知此乐,来买槎头缩项鳊。

白话文翻译:

谁说襄阳苦呢?唱歌的人却乐在襄阳。
太守刘公子,千年来无人能忘记。
刘公去年离任,唯有州南的汉水依旧长流。
汉水向南流过岘山青翠,农田种稻泥水深至脚踝。
乡亲们在高原上种满小麦,越人却在大泽中耕作。
泽中水多,原上却干燥,越人种的是楚人的粮食。
古人常用火耕水耨,汉水的鱼也满船而归。
常有行人知道这里的快乐,来买槎头缩项鳊鱼。

注释:

  • 襄阳:古地名,位于今湖北省。
  • 太守:地方官员,负责管理一方事务。
  • 刘公子:指刘公,历史上知名的地方官,因其治理有方被人铭记。
  • 汉水:流经襄阳的河流,象征着生命和财富。
  • 越人:指来自越国的人,可能暗指外来者。
  • 楚人:指古代楚国的人,代表本地人。
  • 槎头缩项鳊:指用竹筏捕捞的鱼,象征着生活的乐趣和富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号晦庵,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以诗、文、词、赋多才多艺,尤其以诗歌见长,风格豪放,常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襄阳乐》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经济逐渐繁荣,作者通过描绘襄阳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生活,表达了对地方美好生活的赞美。诗中提到的刘公子,可能是对当时地方官员良好治理的肯定。

诗歌鉴赏:

《襄阳乐》是一首展现襄阳美丽自然与人文风情的抒情诗。诗的开头以“谁言襄阳苦”引出,立刻打破了人们对襄阳艰苦的偏见,展现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接着,通过描绘太守刘公的治理,强调了地方官员对地方发展的重要性,让人们记住他的丰功伟绩。

诗中对汉水的描绘充满了生机,水流的南去和鱼满船的场景让读者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富饶与生命力。而“火耕水耨”的古老耕作方式,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耕文化。在对比里人和越人的耕作时,诗人巧妙地反映了土地的多元利用和生活的丰富多彩。

整首诗在描述自然与人文的同时,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给人一种美好的向往与鼓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言襄阳苦,歌者乐襄阳。
    反转了对襄阳苦的看法,强调快乐的存在。

  2. 太守刘公子,千年未可忘。
    表达了对刘公政绩的怀念,显示地方治理的重要性。

  3. 刘公一去岁时改,惟有州南汉水长。
    说明刘公离去后,汉水依旧流淌,象征着时间的延续。

  4. 汉水南流岘山碧,种稻耕田泥没尺。
    描绘了美丽的自然环境与丰饶的土地,展现了农田的富饶。

  5. 里人种麦满高原,长使越人耕大泽。
    对比不同地区的人们的劳动,反映出地方的繁荣。

  6. 泽中多水原上乾,越人为种楚人食。
    透视了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的矛盾,揭示了时代的复杂性。

  7. 火耕水耨古常然,汉水鱼多去满船。
    传统耕作方式与丰收的场景,体现出生活的富足。

  8. 长有行人知此乐,来买槎头缩项鳊。
    表达了对生活乐趣的追求,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谁言襄阳苦”与“歌者乐襄阳”的对比,展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 意象:汉水、稻田、渔船等意象传达了自然的美与生活的富饶。
  • 排比:句式结构的重复,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襄阳美好生活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农耕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地方官员良好治理的感激,反映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汉水:象征着生命与财富,流动的河水寓意着时间与变化。
  • 稻田:代表着丰收与希望,体现了农耕文明的根基。
  • :象征着富饶与快乐,捕捞的乐趣与生活的富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襄阳乐》是谁的作品? A. 苏轼
    B. 苏辙
    C. 李白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太守刘公子”指的是谁? A. 刘备 B. 刘公 C. 刘邦 D. 刘禅

  3. “长有行人知此乐”中的“乐”指代什么? A. 生活的艰苦
    B. 人与自然的和谐
    C. 财富的积累
    D. 人际关系的美好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的另一首著名作品,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 《江南春》:杜甫的诗作,描绘江南春日的美丽风光。

诗词对比:

  • 苏轼与苏辙:两位兄弟在诗歌表达上虽有相似之处,但苏轼更倾向于抒情,而苏辙则更注重生活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曲赋经典解读》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呈纤手(木兰花三首) 送赵令畤之官陈州兼简周文清 题项羽庙三首之一 夜捣衣(同前) 西城有怀旧游 减字浣溪沙(十五之八) 飞鸿亭 游夷门资福佛祠园 江夏八咏之一右磨剑池 爱孤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砺岳盟河 包揽词讼 攧扑不破 油裙 乐字的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虫字旁的字 破烂不堪 四字象声词大全及用法_常见四字象声词详解 包含訾的词语有哪些 四风 结拜 肆意为虐 5画起名常用字精选_5画吉利汉字推荐 包含久的成语 尸字头的字 干媚 利刀旁的字有哪些_利刀旁汉字大全及书写规则 隹字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