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王屋刘道士

《赠王屋刘道士》

时间: 2025-04-30 18:53:01

诗句

小有洞中长住客,大罗天下后来仙。

出门即是寻常处,未可还它跨鹤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3:01

赠王屋刘道士

原文展示:

小有洞中长住客,大罗天下后来仙。
出门即是寻常处,未可还它跨鹤鞭。

白话文翻译:

我在这个小洞里住得不久,然而我已成为大罗天的仙人。
一出门就回到了平常的地方,难以再骑着仙鹤返回。

注释:

  • 小有:少许,稍微。
  • 洞中:指道士所住的洞府。
  • 长住客:常住的客人,形容道士在洞中居住。
  • 大罗:指道教中的大罗天,象征极高的境界和神仙。
  • 天下:这里泛指人间。
  • 寻常处:平常的地方,指人世间。
  • 跨鹤鞭:骑鹤的鞭子,指乘坐仙鹤,象征道士的仙人身份。

典故解析:

  • 王屋:王屋山是道教名山,传说中有许多道士隐居于此。此诗的题目暗示了与道教和隐逸生活的关系。
  • 大罗天:大罗天是道教中最高的天界,居住着许多神仙,诗中提到的“后来仙”意味着达到这种境界。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施肩吾,唐代诗人,主要以诗歌和道教文化的结合而闻名。他的作品多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道教文化的理解。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道教盛行的时代,反映了诗人对道士生活的认同,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仙道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呈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描绘道士的隐居生活,展现了对高远理想的追求。首句“小有洞中长住客”表明道士在幽静的环境中,虽然地位不高,但却有长久的安宁和自在。而“大罗天下后来仙”则暗示了这种隐居生活的理想,达到高深的道教境界。接着,诗人用“出门即是寻常处”表现出道士与世俗的距离,说明他虽然在修行,但并不完全脱离人间。最后一句“未可还它跨鹤鞭”则表达了一种无奈,虽渴望归于仙界,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局限。整首诗既有对道教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小有洞中长住客:表示道士在洞中虽是短暂的住客,但长久的修行让他与此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2. 大罗天下后来仙:暗示在修行中获得了更高的精神境界,成为了大罗天的仙人。
    3. 出门即是寻常处:出洞后回到人间,意味着道士的修行仍然与现实生活相连。
    4. 未可还它跨鹤鞭:表示虽然有仙人身份,但仍无法回归仙界,体现了道士的无奈和对理想状态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隐喻:将道士的修行与人世生活对比,形象地展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对仗:如“出门即是寻常处,未可还它跨鹤鞭”显示了诗的对称美。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道教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局限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洞府:象征隐逸与安宁的生活。
  • 大罗天:象征理想的道教境界。
  • :象征长生与自由,代表着道士的身份和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施肩吾是哪一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答案:A

  2. “出门即是寻常处”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B. 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C. 对道教的追求
    答案:B

  3. “未可还它跨鹤鞭”中的“鹤”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生活
    B. 道教理想
    C. 死亡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施肩吾与王维:两位诗人都反映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但施肩吾更关注于道教理想,王维则更多展现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道教文化研究》

通过上述解析和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施肩吾的《赠王屋刘道士》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关查询

河传 李云田为少君宝镫买婢扫镜 河传 河传第十二体 秋旅 河传 河传 春日偶忆江乡风景,寄东湖故人 河传 河传 青梅 河传 樱桃 河传 新笋 河传 榆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鸟字旁的字 攘肌及骨 旡字旁的字 认熟 门字框的字 贪得无厌 包含贱的成语 把持不定 引颈受戮 青金 提土旁的字 戾契 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立字旁的字 故结尾的成语 破斧缺斨 包含烜的词语有哪些 廲人 余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