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2:14
宿兰若
听钟投宿入孤烟,
岩下病僧犹坐禅。
独夜客心何处是,
秋云影里一灯然。
在孤独的烟雾中,我听到钟声,投宿于此。岩石下,一位病僧依然在静坐打坐。夜深人静,我的心却不知道归向何方,只有一盏灯在秋云的影子里闪烁。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表达的主题与佛教文化和道教思想有密切关系,表现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作者介绍:施肩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作品以清新脱俗著称,常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简洁而富有哲理,常常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施肩吾晚年的某个秋夜,可能是他在旅途中偶然停留在兰若寺,面对孤独的环境和病僧的宁静,产生了对人生和归属的深刻思考。
《宿兰若》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个秋夜的宁静场景,诗人在孤独的环境中,听见远处的钟声,感受着夜的寂静与内心的迷茫。首句“听钟投宿入孤烟”中,钟声的存在为这孤独的环境增添了一丝生气,然而“孤烟”又深刻地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接着,“岩下病僧犹坐禅”中的病僧,既是对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也可能是对生命脆弱的反思。这一对比使得全诗的情感更加深邃。最后两句“独夜客心何处是,秋云影里一灯然”则将诗人的迷茫与思索推向高潮,表明在孤寂的夜晚,心灵的归属依旧难以寻觅,而那一盏灯光又是希望的象征。整首诗在意境上营造出一种禅意,反映出作者对自我与世界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生命无常的思考,以及在静谧中对心灵归属的追寻,展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深度。
诗词测试:
诗中“孤烟”最能表现什么样的情感?
A. 热闹 B. 孤独 C. 喜悦 D. 宁静
“病僧犹坐禅”中的“病僧”象征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健康的状态 C. 繁忙的生活 D. 诗人的朋友
诗的最后一句中提到的“灯”象征什么?
A. 寂寞 B. 希望 C. 忘却 D. 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