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4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47:55
玉绳低建章
作者:张仲素 〔唐代〕
迢迢玉绳下,芒彩正阑干。
稍复临鳷鹊,方疑近露寒。
微明连粉堞,的皪映仙盘。
横接河流照,低将夜色残。
天榆随影没,宫树与光攒。
遐想西垣客,长吟欲罢难。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诗人站在高处,遥望玉绳般的银河悬挂在空中,辉光闪烁。稍微靠近一些,似乎听见了鸟儿的鸣叫,仿佛感受到一丝露水的寒意。微弱的光辉映照着粉墙,仿佛在照亮仙人盘中的美食。河流的波光与夜色交融,夜色逐渐消逝。树影低垂,宫殿的树木与光影交错。诗人思绪万千,想到西边的朋友,长吟不止,难以停住。
作者介绍
张仲素,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清新、优雅的风格,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诗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诗人借助夜景表达心中情感,反映了社会的安宁与个人的孤独。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夜空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的“迢迢玉绳下”,便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辽阔的夜空,银河如玉绳般低垂,仿佛在俯瞰着大地。诗人对自然的观察细致入微,尤其是在“稍复临鳷鹊,方疑近露寒”这一句中,诗人通过描写鸟鸣与露水,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寒意的氛围。接下来的“微明连粉堞,的皪映仙盘”,则通过光影的变化,营造出了一种仙境般的美感,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世界。
诗的后半部分,随着“天榆随影没,宫树与光攒”,意境渐渐转向,更加突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诗人既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丽,又忍不住思及远方的朋友,情感由景生情,渗透出一种淡淡的惆怅。最后一句“长吟欲罢难”,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执着与无奈,似乎在诉说着心中无尽的思绪与难以言表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友人的思念,情感细腻而深刻,既有对美的领悟,也有对人际关系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玉绳”在诗中指代什么?
a) 云彩
b) 银河
c) 珍珠
诗中提到的“鳷鹊”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
a) 鱼
b) 鸟
c) 昆虫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