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5:00
小簟分凉,渐淅沥窗蕉,幽恨初紧。
做尽凄凉,偏是漏残香烬。
帘外冷翠沈沈,早过了隔江梅信。
料渚荷一夜红褪,花底锦鸳愁损。
少年听惯何曾省。
忆朱楼玉箫徐引。
销魂唱到潇潇曲,寻梦吴云近。
镫背细点旧愁悄,怨著晓钟无定。
怕镜屏秋早,偷减了双青鬓。
小席子上分凉,窗外蕉叶渐渐响起雨声,幽怨的情感渐渐加重。
经历了无数的凄凉,偏偏只剩下香烬在流失。
窗帘外的冷色调沉重,早已错过了隔江梅花的信号。
想必湖边的荷花一夜之间红颜褪去,花下的锦鸳鸯也因此而感到忧愁。
年轻时听惯了什么,何曾有过省悟。
回忆起朱楼上悠扬的玉箫声,轻轻引导着我。
销魂的曲调唱到潇潇的雨声,梦中寻觅着吴地的云彩。
灯背后细细点滴着旧愁,怨恨着早晨的钟声不定。
怕在镜前看到秋天来得太早,偷偷减去了两鬓的青丝。
郭则沄,清代词人,字声华,号漱月,晚号静庵,生平多游历,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相结合,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感悟。
《玲珑四犯 夏夜听雨》创作于一个夏夜,作者在细雨声中引发思绪,感慨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细腻。此时的社会背景,清代社会逐渐趋向没落,文人多感慨时局,作品往往蕴含深刻的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
《玲珑四犯 夏夜听雨》是郭则沄在一个夏夜雨声中所作,整首诗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自然描写。诗的开头描绘了细雨淅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凉而略显忧伤的氛围。小席凉爽的感觉与窗外的雨声交织,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随着诗的展开,诗人通过香烬的残留、梅信的错过,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无奈,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诗中“少年听惯何曾省”一句,反映出年轻时的无知与盲目,随着时间的推移,才渐渐意识到生命的短暂与情感的珍贵。最后几句则通过对比自我与外界的变化,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是一篇值得深思的佳作。
小簟分凉,渐淅沥窗蕉,幽恨初紧。
做尽凄凉,偏是漏残香烬。
帘外冷翠沈沈,早过了隔江梅信。
料渚荷一夜红褪,花底锦鸳愁损。
少年听惯何曾省。
忆朱楼玉箫徐引。
销魂唱到潇潇曲,寻梦吴云近。
镫背细点旧愁悄,怨著晓钟无定。
怕镜屏秋早,偷减了双青鬓。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与对过往情感的缅怀,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惘。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人生感悟,展现了个人情感的复杂性与脆弱性。
诗中“幽恨初紧”指的是:
A. 内心的快乐
B. 内心的幽怨
C.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B
“帘外冷翠沈沈”中的“冷翠”指的是什么?
A. 冷色调的植物
B. 温暖的阳光
C. 雨后的空气
答案:A
诗中提到的“朱楼”象征着:
A. 乡村生活
B. 富丽堂皇的场所
C. 贫困的境地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