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1:27
好雨初过后,林泉景最赊。
绿添沿岸柳,红放隔墙花。
深树时闻鸟,方塘未断蛙。
杖藜频徙倚,山外夕阳斜。
春雨刚刚过去,林间泉水的景色显得更加迷人。
河岸旁的柳树愈加翠绿,隔墙的花儿也悄然绽放。
在深林中偶尔听到鸟鸣,塘边的青蛙声依旧未断。
我拄着拐杖,频繁地倚靠在树旁,远处的山外夕阳正斜照。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好雨”常用以形容春雨的珍贵,常见于古诗中,用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廖国恩,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反映了清代文人的情怀与对自然的热爱。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山水与生活。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描绘了春雨后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生活的宁静感悟。
《春雨晚晴》是一首描绘春雨过后宁静景色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开篇“好雨初过后”,直接引入春雨的主题,展现出雨后林泉的清新。接下来的“绿添沿岸柳,红放隔墙花”两句,生动描绘了雨水滋润后,柳树愈发青翠,墙外的花儿也争相开放,形成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画面。
诗中“深树时闻鸟,方塘未断蛙”句,表达了春天的生动气息,鸟鸣和蛙声交织,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最后两句“杖藜频徙倚,山外夕阳斜”,描绘了诗人倚靠着拐杖,享受这美好时光的情景,同时夕阳的斜照也透露出一种惬意与悠闲的感觉,给人以宁静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雨后的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的宁静,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雨后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展现了春天带来的希望与生机,传递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态度。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好雨”主要指什么季节的雨?
填空题:诗中“绿添沿岸柳,红放隔墙花”描绘了和的景象。
判断题:诗中提到“方塘未断蛙”说明春天的青蛙声不断。(对/错)
杜甫的《春望》与廖国恩的《春雨晚晴》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蕴含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而廖国恩则展现了一种自然的宁静与生活的淡然,体现了不同诗人的情感表达与主题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