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使东川。南秦雪

《使东川。南秦雪》

时间: 2025-05-02 09:37:04

诗句

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

才见岭头云似盖,

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7:04

原文展示

使东川。南秦雪
帝城寒尽临寒食,
骆谷春深未有春。
才见岭头云似盖,
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
万树松萝万朵银。
飞鸟不飞猿不动,
青骢御史上南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东川南秦的雪景。帝都的寒冷在寒食节时已经结束,但骆谷的春天依然未至。刚刚看到山岭上仿佛覆盖着云彩,便惊讶于山岩下竟然飘落着如尘般的雪。千山万岭,峰峦如笋,石头似玉;万树松柏,挂满了银色的苔藓。飞鸟不再飞翔,猿猴也静止不动,只有青骢马载着御史向南秦奔去。

注释

  • 帝城:指的是长安,即唐朝的都城。
  • 寒食:指寒食节,春秋时期的传统节日,纪念介之推。
  • 骆谷:指的是一个地名,可能指代南秦地区。
  • 岭头:山岭的顶端。
  • 雪如尘:形容雪花轻盈如尘埃。
  • 青骢:一种马的品种,通常用于形容骏马或良马。
  • 御史:古代汉朝的官名,负责监察百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号梦窗,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与白居易齐名,属于“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以写实见长,注重描绘生活场景,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春寒之际,诗人通过描写南秦地区的雪景,抒发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诗中呈现了寒食节的背景,突显了气候的变化和地域的差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秦的雪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体验。开篇“帝城寒尽临寒食”,以寒食节的时间节点为引入,表现出长安城的春天已然到来,然而南秦的骆谷却依然寒冷,春意迟迟未至。这种强烈的对比,突显了地理的差异,表现出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敏感。接着“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形象地描绘了山头的云彩和岩石上的雪,仿佛在诉说着冬天的延续,春天的迟到。后面的“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则通过丰富的意象,描绘出雪后的南秦山水美景,色彩鲜明,形态各异,极具视觉冲击力,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最后两句“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则在意境上画上句号,表现出一种静谧的氛围,飞鸟和猿猴的静止象征着自然的安宁,而青骢御史的出现则暗示着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探索。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诗人对自然、季节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帝城寒尽临寒食:长安城的寒冷在寒食节前已经结束,暗示春天的来临。
  2. 骆谷春深未有春:南秦骆谷的春天尚未到来,形成对比。
  3. 才见岭头云似盖:刚刚看到山岭上的云彩像是一层盖子,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4. 已惊岩下雪如尘:惊讶于山岩下飘落的雪花轻柔如尘,表现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5. 千峰笋石千株玉:千山的峰峦似笋般挺拔,石头则如玉般光滑,描绘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
  6. 万树松萝万朵银:万树的松柏上挂满了如银般的苔藓,增强了冬季的氛围。
  7. 飞鸟不飞猿不动:万物静止,生动地描绘出静谧的自然景象。
  8. 青骢御史上南秦:青骢马载着御史向南秦奔去,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似盖”、“雪如尘”,将自然现象形象化。
  • 对仗:如“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与思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南秦的雪景,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通过春天的迟到,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静谧。

意象分析

  • 帝城:象征着繁华与喧嚣。
  • 骆谷:代表了静谧的自然环境。
  • :象征着纯洁与宁静。
  • 青骢:象征着诗人的探索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帝城寒尽临寒食”中的“寒尽”指的是: A. 寒冷消失
    B. 寒冷加重
    C. 寒冷继续
    D. 寒冷不变

  2. “千峰笋石千株玉”中的“玉”主要是指: A. 财富
    B. 美丽的石头
    C. 冰雪
    D. 珍贵的物品

  3.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A. 夏天
    B. 春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

  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强调个人的心境与旅途的急迫感。

杜甫《春望》:则在历史背景下,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两者在主题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土门 初赴明州 病中不复问节序,四遇重阳,既不能登高,又 朝中措 鼎河口枕上作 三登乐 次韵举老见嘲未归石湖 次韵赵养民碧虚坐上 次韵袁起岩喜雨 上沙遇雨快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乔龙画虎 巾字旁的字 胜似 蜜浆 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亅字旁的字 日高三丈 桑弧蓬矢 释兵 了了可见 饮伴 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立刀旁的字 府僚 閠字旁的字 包含秉的词语有哪些 驽马恋栈 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