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1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13:41
醉别卢头陀
元稹 〔唐代〕
醉迷狂象别吾师,
梦觉观空始自悲。
尽日笙歌人散后,
满江风雨独醒时。
心超几地行无处,
云到何天住有期。
顿见佛光身上出,
已蒙衣内缀摩尼。
醉酒中我与师傅告别,
梦中醒来才感到悲伤。
一整天的笙歌响起,
人们散去后我独自面对风雨。
心灵超越千山万水却无处可去,
云彩飞到何处才能停留呢?
突然看到佛光从身上显现,
已经在衣服里缀上了摩尼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元稹(779-831),字微之,唐代诗人,和白居易齐名,擅长五言诗,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元稹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见长,常用平易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元稹与师傅告别之际,表达了他对师傅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对佛法的思考,体现出他在醉酒和清醒之间的内心挣扎。
《醉别卢头陀》是一首充满哲思的抒情诗,诗人在醉酒状态下与师傅告别,表现出一种失落与孤独的情感。开篇“醉迷狂象别吾师”便将读者带入一种恍惚状态,醉酒使人失去理智,但对师傅的依依不舍却又真切而深沉。接下来的“梦觉观空始自悲”通过梦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虚幻与现实的思考,梦中醒来,才意识到内心的悲伤。
“尽日笙歌人散后”,诗人通过描绘欢歌笑语的场景,突显出人散后的孤独,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孤独在“满江风雨独醒时”中愈发显现,风雨的意象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内心苦闷的象征。
接下来的两句“心超几地行无处,云到何天住有期”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漂泊与迷茫,心灵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交织在一起,恰似云彩无根无据,随风漂流。
最后两句“顿见佛光身上出,已蒙衣内缀摩尼”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觉悟,佛光的显现象征着智慧与启迪,摩尼珠更是对内心富足的象征,表现出一种从悲伤中获得的精神升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对师徒情谊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孤独与内心的追求,表现出对师徒情谊的深厚与对精神世界的向往,最终在孤独与迷茫中寻求启示与觉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元稹是哪位诗人的同时代人?
在诗中,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现孤独?
“顿见佛光身上出”中佛光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