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7:05
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纳兰性德 〔清代〕
阑风伏雨催寒食,
樱桃一夜花狼藉。
刚与病相宜,
锁窗薰绣衣。
画眉烦女伴,
央及流莺唤。
半晌试开奁,
娇多直自嫌。
寒食节前,微风细雨催促着春天的到来,樱桃花在一夜间纷纷落下,满地狼藉。这样的天气刚好与我的病情相符,我只好锁上窗户,穿上熏香的绣衣。画眉鸟叫得烦人,女伴们央求流莺来唤我。半天后我试着打开窗扇,觉得自己过于娇弱,甚至有些自嫌。
寒食节源自春秋时期,最初是为了纪念介之推,后演变为祭祖的节日。诗中提到的樱桃花常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短暂,结合寒食节的时节,反映了人生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纳兰性德(1655-1715),字容若,号柳如是,满洲人,清代著名词人。他的词风婉约,情感细腻,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与生活感受,尤其对爱情与离别有独特的表现。
本词创作于寒食节前夕,正值春季,诗人因病在家,窗外的细雨与樱桃花的凋零,增添了他的感伤情绪,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无奈。
《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词作,诗人在细雨绵绵的寒食节前夕,感受春天的温暖与花开的美丽,同时对自己身处病痛中的孤寂与无奈有深刻的体悟。词的开头通过“阑风伏雨”描绘出一种阴郁的春日气候,既是对春天的期待,也是对即将凋零的樱桃花的惋惜。樱桃花的“狼藉”不仅表现出春天的短暂与美丽,也映射出作者内心的失落。
随着词句的展开,作者通过“刚与病相宜,锁窗薰绣衣”表达了自己因病而不得不在家中独处的无奈。接着,作者提到“画眉烦女伴”,可见他内心对生活的渴望与对朋友的依赖,流莺的呼唤则成为了他与外界联系的纽带。
最后一句“娇多直自嫌”,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明了尽管身处美好的春日,却因病痛而感到无能为力的自责与自怜。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将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无常完美结合,令人感慨。
全词通过描写寒食节前的细雨与樱桃花的凋零,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对病痛的无奈,体现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阑风伏雨”中“阑风”指的是什么样的风?
诗中提到的“寒食”节是哪个节日?
词中“娇多直自嫌”表达的是什么情感?
纳兰性德的《菩萨蛮》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体现了对春天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但前者更侧重于病中的孤寂与无奈,后者则更多展现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