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魏尚书赴镇州行营

《送魏尚书赴镇州行营》

时间: 2025-05-01 03:32:13

诗句

河塞日駸駸,恩仇报尽深。

伍员忠是节,陆绩孝为心。

坐激书生愤,行歌壮士吟。

惭非燕地客,不得受黄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2:13

原文展示:

送魏尚书赴镇州行营
河塞日駸駸,恩仇报尽深。
伍员忠是节,陆绩孝为心。
坐激书生愤,行歌壮士吟。
惭非燕地客,不得受黄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河流阻塞的日子里,诗人对友人的送别情感。诗中提到恩怨情仇都已了结,伍员的忠诚和陆绩的孝心成为激励诗人的榜样。诗人因书生的志向而愤慨,也因壮士的歌声而振奋。最后,诗人感到惭愧,自己不是燕地的客人,无法获得金钱的馈赠。

注释:

  • 河塞:指河流被阻塞,形容环境的困境。
  • 日駸駸:形容日头高悬,天气晴好。
  • 伍员:伍子胥,春秋时期的忠臣。
  • 陆绩:陆绩,汉代著名的孝子。
  • 坐激:因坐着而激动,表示内心的愤懑。
  • 行歌:走路时歌唱,形容气氛的激昂。
  • 燕地:指燕国,象征富饶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祜(约766-约830),唐代诗人,字仲明,号青丘山人,生于今陕西省。他以五言绝句著称,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张祜为送别魏尚书赴镇州的场合,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情感真挚而深沉。首句“河塞日駸駸”开篇描绘了自然景象,暗示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在困境中仍然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典故提及伍员和陆绩,表现了忠诚与孝道的崇高品质,激励着诗人追求理想与责任。诗人在表达对友人的祝福时,也流露出对自身现状的不满与愤懑,体现出书生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结尾“惭非燕地客,不得受黄金”则是对自身地位的谦卑与自省,表现出一种对物质利益的淡泊与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河塞日駸駸:描绘出河流被阻塞的情景,表现了一种无奈的感觉。
    • 恩仇报尽深:表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理清,心中无怨无仇。
    • 伍员忠是节:提到伍子胥的忠诚,强调忠义的重要性。
    • 陆绩孝为心:陆绩的孝心让诗人感受到亲情的可贵。
    • 坐激书生愤:诗人因书生的理想而感到愤慨,表现出一种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 行歌壮士吟:壮士的歌声激励着诗人,表现出一种豪情。
    • 惭非燕地客:由于自己身份的局限,感到羞愧,表达了对金钱利益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诗中使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加生动有力。
  • 主题思想

    • 诗歌以送别为主线,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 河流:象征着人生的旅程,流动与变化。
  • 伍员、陆绩:忠诚与孝道的象征,体现了传统美德。
  • 书生与壮士:分别代表了理想与现实,文化与武力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忠臣是谁?

    • A. 陆绩
    • B. 伍员
    • C. 张祜
    • D. 荀子
  2.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哪种情感的追求?

    • A. 物质
    • B. 忠诚与孝道
    • C. 财富
    • D. 名声
  3. “惭非燕地客”中的“燕地”指的是?

    • A. 一种动物
    • B. 燕国,象征富饶之地
    • C. 一个地方
    • D. 朋友的家

答案:

  1. B. 伍员
  2. B. 忠诚与孝道
  3. B. 燕国,象征富饶之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词对比:

  • 张祜的《送魏尚书赴镇州行营》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表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理想的追求,但王之涣的作品更显豪迈与壮丽,张祜则更加内敛与细腻。

相关查询

难老堂周元翁家 目疾 墨戏二首·蕙 暝色 蒙知府宠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屦逍遥林水间 蒙知府宠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屦逍遥林水间 蒙示涉汝诗次韵 梅花两绝句 梅花两绝句 梅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动如雷霆 风鬟雨鬓 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迥的词语有哪些 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见字旁的字 瓜字旁的字 市场预测 直接任意球 羁旅异乡 僚贤 盛行一时 卤字旁的字 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 朱颜粉面 参战 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