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相和歌辞。猛虎行

《相和歌辞。猛虎行》

时间: 2025-05-10 10:32:34

诗句

猛虎虽云恶,亦各有匹侪。

群行深谷间,百兽望风低。

身食黄熊父,子食赤豹麛。

择肉于熊罴,肯视兔与狸。

正昼当谷眠,眼有百步威。

自矜无当对,气性纵以乖。

朝怒杀其子,暮还飧其妃。

匹侪四散走,猛虎还孤栖。

狐鸣门四旁,乌鹊从噪之。

出逐猴入居,虎不知所归。

谁云猛虎恶,中路正悲啼。

豹来衔其尾,熊来攫其颐。

猛虎死不辞,但惭前所为。

虎坐无助死,况如汝细微。

故当结以信,亲当结以私。

亲故且不保,人谁信汝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2:34

原文展示:

猛虎虽云恶,亦各有匹侪。
群行深谷间,百兽望风低。
身食黄熊父,子食赤豹麛。
择肉于熊罴,肯视兔与狸。
正昼当谷眠,眼有百步威。
自矜无当对,气性纵以乖。
朝怒杀其子,暮还飧其妃。
匹侪四散走,猛虎还孤栖。
狐鸣门四旁,乌鹊从噪之。
出逐猴入居,虎不知所归。
谁云猛虎恶,中路正悲啼。
豹来衔其尾,熊来攫其颐。
猛虎死不辞,但惭前所为。
虎坐无助死,况如汝细微。
故当结以信,亲当结以私。
亲故且不保,人谁信汝为。

白话文翻译:

尽管猛虎被认为凶恶,但它们也有自己的伙伴。
在深谷中成群结队,百兽见到它们都低下了头。
猛虎吃的是黄熊的父亲,幼虎吃的是赤豹的幼崽。
它们选择猎食熊和罴,根本不屑于兔子和狸。
正午时分在谷中安睡,眼神中透出百步的威严。
自以为无敌,气性虽狂却也乖张。
早晨愤怒杀了自己的幼子,晚上又回去喂养自己的妃子。
伙伴们四散而逃,猛虎却孤独栖息。
狐狸在门口鸣叫,乌鸦和喜鹊纷纷喧闹。
出门追逐猴子,回到家却不知道该归向何处。
谁说猛虎凶恶?其实它在中路悲鸣。
豹来咬住它的尾巴,熊来抓住它的下颌。
猛虎死后不作声,只是为自己之前的行为感到惭愧。
猛虎坐着无助而死,更何况像你这样微不足道的人。
因此要以信结交朋友,要以私结交亲戚。
连亲朋好友都无法保全,还有谁会信任你呢?

注释:

  • 猛虎:象征力量和威严的动物,通常被视为凶猛的猎手。
  • 匹侪:同伴或伙伴的意思。
  • 黄熊:指一种大型的食肉动物,可能象征强大的敌人。
  • 赤豹:指一种大型的猫科动物,通常被视为敏捷和狡猾的存在。
  • :古代对某种熊类的称呼。
  • 狐鸣:狐狸的叫声,通常被视为不祥的象征。
  • 乌鹊:乌鸦和喜鹊,代表叽叽喳喳的喧闹。
  • 结以信:表示要以诚信用来交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愈,字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著名的古文运动倡导者。他的诗文以语言简练、思想深邃而著称,常常表达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探索。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韩愈的中年时期,正值唐代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诗中借猛虎的形象探讨了权力、孤独和信任的主题,反映了他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猛虎行》通过猛虎这一强大而孤独的形象,深刻地揭示了权力与孤立的辩证关系。开篇即描绘猛虎的凶恶形象,随即转向其内心的孤独与悲哀,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中提到“亲故且不保,人谁信汝为”,这句承载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意味着即使是最强大的生物,在面对生存危机时,也难以获得真正的信任和支持。

韩愈以生动的意象和独特的比喻手法,展现了猛虎的孤独与悲哀,表现出一种对人性和社会关系的深刻反思。诗中提到的“狐鸣门四旁,乌鹊从噪之”,更是借用自然之声,传达出一种无奈和失落的情感。整首诗在描绘猛虎的强大外表的同时,逐渐揭示出其内心的惶恐和无助,最终引导读者思考信任与孤独的主题,表现出一种苍凉而深沉的哀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猛虎虽云恶:猛虎虽然被认为凶恶。
  • 亦各有匹侪:它们也有自己的伙伴。
  • 群行深谷间:成群结队地走在深谷间。
  • 百兽望风低:其他动物见到它们都低下头。
  • 身食黄熊父:猛虎吃掉了黄熊的父亲。
  • 子食赤豹麛:幼虎吃掉了赤豹的幼崽。
  • 择肉于熊罴:只挑选熊和罴的肉来吃。
  • 肯视兔与狸:根本不关注兔子和狸。
  • 正昼当谷眠:正午时分在谷中安静地睡觉。
  • 眼有百步威:它的眼神中透出百步的威严。
  • 自矜无当对:自以为无敌,不知道自己也有缺陷。
  • 气性纵以乖:虽然性情狂暴却也乖张。
  • 朝怒杀其子:早上愤怒杀了自己的幼子。
  • 暮还飧其妃:晚上又回去喂养自己的妃子。
  • 匹侪四散走:伙伴们四散而逃。
  • 猛虎还孤栖:猛虎却孤独栖息。
  • 狐鸣门四旁:狐狸在门口鸣叫。
  • 乌鹊从噪之:乌鸦和喜鹊纷纷喧闹。
  • 出逐猴入居:出门追逐猴子,回到家。
  • 虎不知所归:猛虎却不知道该归向何处。
  • 谁云猛虎恶:谁说猛虎凶恶?
  • 中路正悲啼:其实在中途它在悲鸣。
  • 豹来衔其尾:豹来咬住它的尾巴。
  • 熊来攫其颐:熊来抓住它的下颌。
  • 猛虎死不辞:猛虎死后不作声。
  • 但惭前所为:只为自己之前的行为感到惭愧。
  • 虎坐无助死:猛虎坐着无助而死。
  • 况如汝细微:更何况像你这样微不足道的人。
  • 故当结以信:因此要以信结交朋友。
  • 亲当结以私:要以私情结交亲戚。
  • 亲故且不保:连亲朋好友都无法保全。
  • 人谁信汝为:还有谁会信任你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猛虎比作人,展现其内心情感。
  • 拟人:赋予猛虎人类的情感和行为,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朝怒杀其子,暮还飧其妃”,形成整齐的韵律和节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猛虎的形象探讨权力、孤独与信任的关系,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哀伤。猛虎虽强大,却在孤独中感受到生存的无助,提醒人们在追求权力的同时,不应忽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猛虎:象征力量与孤独。
  • 黄熊赤豹:象征强敌和竞争。
  • 狐狸与乌鹊:代表小心翼翼的生存环境。
  • 孤栖:象征孤独和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猛虎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凶猛与孤独
    • B. 忍耐与谦卑
    • C. 友谊与信任
  2. 诗中提到的“狐鸣”有什么寓意?

    • A. 预示着生存危机
    • B. 象征快乐与欢庆
    • C. 表示安静与祥和
  3. “亲故且不保”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 A. 亲朋好友也无法保全
    • B. 亲近的人总是可靠
    • C. 亲人之间有许多秘密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马篇》:王勃,探讨个人的孤独与遭遇。
  • 《庐山谣》:李白,表达对自然与孤独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韩愈的《猛虎行》与李白的《将进酒》均涉及孤独与生存,但前者更关注内心的无助,后者则强调人生的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对唐诗的经典作品做了汇总。
  • 《李白与韩愈的诗歌比较研究》:探讨两位诗人的风格与主题。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韩愈的《猛虎行》。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询问!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美人扑蝶图 子夜四时歌 过保圣寺 莼菜 菜薖为余唐卿赋 湖上见月忆家兄 春日怀江上(二首) 题徐山人画赠内弟周思恭 不见花 过刘山人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降舆 热炒热卖 驰影 四人 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敬老恤贫 匕鬯无惊 进退失踞 惯家 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寸字旁的字 不丰不俭 三撇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竖心旁的字 聿字旁的字 主情造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