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5:12
千骑东方白玉镳,
十眉环坐紫檀槽。
安南都护来鳌禁,
建武将军握豹韬。
瘴雨蛮烟惊鼓角,
朔云边雪满旌旄。
夕烽不到甘泉殿,
尺一徵还近赭袍。
这首诗描绘了壮观的场景:千骑士骑着华丽的白马,十个眉目如画的美女环坐在紫檀木的车槽上。安南的都护前来禁制,建武的将军手握豹皮的武器。瘴气和雨雾让鼓声和号角声惊动,北方的云和边地的雪覆盖了旗帜。傍晚的烽火传不到甘泉殿,只有尺许的乐声才接近穿着红袍的人。
作者介绍:张孝祥,字子厚,号青松,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写词与诗,作品多以豪放、奔放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以及个人的抱负与理想。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与边疆战乱频繁之际。张孝祥通过描绘壮丽的场景,表达对战争和边防的关注,反映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军事的封闭。
《赠邕州滕史君》是一首富有视觉冲击力的诗作,张孝祥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南方边疆的壮阔景象。开头的一句“千骑东方白玉镳”,立刻将读者带入紧张的军事气氛中,骑士们骑着华丽的白马,气势磅礴。诗中提到的“安南都护”和“建武将军”,既是历史人物的象征,也是对南方军事力量的肯定。
诗的后半部分逐渐转向自然环境的描写,瘴气和雨雾的描绘,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更隐喻了南方地区的艰险与复杂。这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使得诗歌更加立体,既有对壮丽场面的赞美,也有对战争环境的深切忧虑。
最后两句“夕烽不到甘泉殿,尺一徵还近赭袍”则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夕阳西下,烽火无法传达到权力中心,暗示着军事与政治之间的距离感,而“尺一徵”象征着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在这首诗中,张孝祥不仅展现了边疆的壮丽与艰险,也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边疆壮丽景象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全与和平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战争环境的忧虑。通过描写人、马、自然的结合,展现出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历史场景。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千骑”指的是:
“夕烽不到甘泉殿”中的“夕烽”指的是:
本诗表达的主要主题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