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采玉行

《采玉行》

时间: 2025-04-22 15:08:45

诗句

官府征白丁,言采蓝谿玉。

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

独妇饷粮还,哀哀舍南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5:08:45

诗词名称: 采玉行

作者: 韦应物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官府征白丁,言采蓝谿玉。
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
独妇饷粮还,哀哀舍南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讲述了官府征召民众去采集蓝谿的玉石。夜晚在绝岭之上,四处没有人家,只有在深厚的灌木丛中冒雨栖身。独自一位妇女挑着粮食回家,却在舍南痛哭。


注释:

  • 白丁:指没有功名的普通百姓。
  • 蓝谿:地名,可能指的是出产玉石的地方。
  • 绝岭:高山峻岭,形容环境的艰苦。
  • 深榛:指茂密的灌木丛。
  • 饷粮:指送粮食,通常是为家人或亲属带回生活必需品。
  • 哀哀:形容悲伤的声音。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其表达的情感和背景与唐代的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息息相关,反映了士人对民生苦难的关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1年),字子云,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关注民生的诗歌而闻名。他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的时代,常常通过诗歌表达对百姓困苦的同情。

创作背景:

《采玉行》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对于劳力的征召和对资源的开发,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民因战乱和征召而流离失所的悲惨现实。


诗歌鉴赏:

韦应物的《采玉行》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悲惨的场景,表现了普通人对生活的无奈和苦涩。在诗中,官府的征召使得原本安稳的生活被打破,诗人用“绝岭夜无家”来突显环境的孤独与无助,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雨中的深榛象征着艰苦的环境,而“独妇饷粮还”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悲哀,这位妇女的哭泣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更是对社会动荡的无声控诉。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能够引起读者对那段历史的深思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官府征白丁:官府召集普通百姓,描述了官府的权威和百姓的无奈。
  2. 言采蓝谿玉:征召的原因是去蓝谿采玉,暗示资源的开发与人力的剥削。
  3. 绝岭夜无家:环境的恶劣,展现了征召的艰辛,夜晚的孤独感。
  4. 深榛雨中宿:在恶劣的天气下露宿,强调生活的困苦。
  5. 独妇饷粮还:描绘了一个独立女性的形象,她挑着粮食,反映了战争带来的家庭破碎。
  6. 哀哀舍南哭:哀伤的哭声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压迫和个体的悲惨命运。

修辞手法:

  • 对比:官府的征召与百姓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通过“哀哀”的哭声,使得情感更加生动。
  • 意象:使用“绝岭”“深榛”等自然意象,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征召百姓的场景,表现了社会动荡带来的苦难,反映了诗人对百姓深切的同情与对无情现实的控诉。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 官府:权力的象征,代表着压迫。
  • 蓝谿玉:象征着利益与欲望,暗示着资源的掠夺。
  • 绝岭:象征孤独与无助,体现了环境的恶劣。
  • 独妇:独立与坚韧的象征,反映了女性在困境中的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丁”指的是:

    • A. 有功名的人
    • B. 普通百姓
    • C. 官员
    • D. 商人
  2. “绝岭夜无家”中“绝岭”意指:

    • A. 低洼之地
    • B. 高山峻岭
    • C. 河流
    • D. 城市
  3. 诗中“独妇饷粮还”表现出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自豪
    • C. 悲伤
    • D. 忧虑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作品,表现战乱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另一首诗,描写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韦应物与杜甫的作品都关注民生,但韦应物更侧重于个体的苦难,而杜甫则更加宏观,反映社会的整体状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韦应物传》
  • 《唐代诗歌的社会背景与艺术特征》

相关查询

却病吟 沽酒 湖中 宿蠡口 石季伦金谷园(一本题作金谷怀古) 石季伦金谷园 耆英会 其一 耆英会 耆英会 送石西堂领众栖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簿的词语有哪些 我咱 冗琐 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囊开头的成语 不吐不快 足字旁的字 敬而远之 喟然而叹 包含细的词语有哪些 大字旁的字 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鼠窃狗偷 盐香风色 曲车 行化如神 羊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写形 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