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2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0:21
谢新恩·樱花落尽春将困
作者: 李煜 〔唐代〕
樱花落尽春将困,秋千架下归时。
漏暗斜月迟迟,花在枝。
原文此处缺十二字
彻晓纱窗下,待来君不知。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樱花凋零后,带来的春意渐渐消逝的情景。秋千架下,归来的时光似乎在等待。夜深月斜,光线暗淡,花儿仍孤零零地挂在枝头。原本应该清晨透过纱窗洒入的光线,如今却不见来访的君子,令人感到孤寂和失落。
“樱花落尽”意在表达花期短暂的无奈之感,常常用来寓意青春的易逝和美好的事物不再。秋千架下的场景则唤起了对过去快乐时光的回忆。
李煜是五代时期南唐的皇帝,也是著名的词人。他的词风细腻、情感真挚,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慨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此词写于李煜晚年,经历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失落。词中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反映出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助。
《谢新恩·樱花落尽春将困》是一首充满感伤的词作,展现了李煜对春天的眷恋与对逝去时光的无奈。樱花作为春天的象征,虽绚烂一时,但终究会凋零,暗示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在秋千架下,作者似乎在回望过去的美好时光,那是无忧无虑的快乐。然而,随着春天的消逝,归来的时光却让人感到无尽的孤独。夜色渐深,月光斜照,营造出一种静谧却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花依旧在枝头,但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生机。这种景象不仅反映了自然的循环,也象征了人生命运的起伏。最后一句“待来君不知”更是道出了内心深处的期待与失落,仿佛在默默等待那位心中所念的人的归来,但又充满了无奈与无助。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首词通过描绘春天与樱花的凋零,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对未来的无奈,以及内心的孤独感。
樱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待来君不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李煜的《谢新恩》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李煜更突出孤独与失落,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展现女性的柔情与坚韧。
这首《谢新恩·樱花落尽春将困》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李煜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