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8-02 00:5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00:52:33
赠宗先达半隐先生 其二
作者: 吕师濂 〔清代〕
天半峨眉雪,从瞻地望高。
寒侵苏武节,光助吕虔刀。
六月冰如玉,千岩松作涛。
结庐尘不到,猿鹤自周遭。
这首诗描绘了高峻的峨眉山雪白的山峰,站在地面仰望,显得格外高耸。寒风侵袭着苏武的精神,光芒照耀着吕洞宾的宝刀。六月的冰冷如同美玉,千山万岭的松树像波涛涌动。隐居的庐舍尘世无法触及,猿和鹤在周围自由自在地出没。
吕师濂,清代诗人,以诗词和散文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用生动的意象表现深邃的情感。
此诗写于作者隐居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泊。
这首诗通过精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高洁、清幽的自然环境,传达了隐逸者的理想与情怀。诗的开头通过对峨眉山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高远、清冷的氛围,暗示隐士所追求的超然境界。接着提到苏武和吕洞宾,进一步强调了坚守节操与道德理想的重要性。后面的“六月冰如玉”不仅是对气候的描写,更是对诗人内心坚韧与清冷品格的映射。最后两句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展现了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情景交融,以自然为背景,表达了隐士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热爱,体现了清代士人的理想与情怀。
天半峨眉雪,从瞻地望高。
开篇描绘峨眉山的雪景,营造出一种高远的意境。
寒侵苏武节,光助吕虔刀。
形象地表现了寒冷的侵袭,借用历史人物苏武与吕洞宾,传达坚守节操与追求道德的理想。
六月冰如玉,千岩松作涛。
描绘了六月寒冷的景象,松树在风中摇曳,形成波浪般的效果,增加了动态美感。
结庐尘不到,猿鹤自周遭。
最后两句描绘隐居的宁静,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情景。
整首诗强调了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表现了隐士的高洁情怀与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吕师濂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苏武节”指的是?
A. 节气
B. 坚持节操
C. 节日
D. 传统文化
“六月冰如玉”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A. 夏季的炎热
B. 冷峻的美感
C. 寒冷的冬天
D. 大自然的变化
通过以上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更好地理解吕师濂的《赠宗先达半隐先生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