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老树

《老树》

时间: 2025-05-06 19:27:34

诗句

懒向东风更乞妍,离披生意转悠然。

古墙卧藓画三面,秃干著花春半边。

垂老子山休作赋,出关宣武合知怜。

漫言臃肿无姿态,桃李何曾到百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27:34

原文展示:

老树
马朴臣 〔清代〕

懒向东风更乞妍,
离披生意转悠然。
古墙卧藓画三面,
秃干著花春半边。
垂老子山休作赋,
出关宣武合知怜。
漫言臃肿无姿态,
桃李何曾到百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老树对春天的懒散态度,不再向东风乞求花朵的美丽,随着生意的变化而悠然自得。古老的墙上生满了青苔,像是画了一幅画,而光秃的树干上开着花,春天的美丽只在树的一半。老了的我不再写诗,出山时却希望有人能理解我的心情。人们常说我臃肿、没有姿态,但桃树和李树又有几棵能活到百年呢?

注释:

  • 懒向:懒得去向。
  • 乞妍:乞求美丽。
  • 离披:指散发、披散的样子。
  • 卧藓:长满青苔的样子,通常指植物。
  • 秃干:树干光秃,无叶。
  • 垂老:年纪大了。
  • :写诗。
  • 宣武:指的是宣扬武德,象征着威望与感情。
  • 臃肿:形容身躯肥大,或沉重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马朴臣,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马朴臣的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观察与个人的感悟,反映出对生命流逝的思考和对老年的接受。

诗歌鉴赏:

这首《老树》给人一种深沉而宁静的感受,诗人通过描绘一棵老树的状态,反映了他内心的情感。开篇“懒向东风更乞妍”,表现出一种对美的无奈与放弃,仿佛在说老去之后的无力感。接下来的描写,古墙上青苔的生长与树干上花朵的开放,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虽然树已经老去,但生命依然在某种形式上延续着。

“垂老子山休作赋”,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释然,诗人不再强求自己去创作,只想安静地享受生活的每一刻。而“桃李何曾到百年”,则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虽然桃李繁盛,但又有多少能够活到百年呢?整首诗通过老树的形象,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既有对自然的敬畏,又有对人生的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开头两句表现了老树对春天的态度,懒散而不再渴求美丽的花朵。
    • 中间几句通过对古墙和老树的描绘,展现了岁月的痕迹与生命的延续。
    • 最后两句则是对生命的思考,强调了生长与衰老之间的平衡。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老树比作年老的诗人,传达出生命的无常。
    • 拟人:老树被赋予了思考和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严谨,形成了音韵的和谐。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老树的形象,探讨了生命的短暂、老去的无奈与对自然的感悟,表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老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坚韧。
  • 东风: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青苔:象征着时间的沉淀与生命的延续。
  • 桃李:寓意着繁盛与短暂,反映了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懒向东风更乞妍”是什么意思?

    • A. 诗人觉得春天的花很美
    • B. 诗人不再渴求春天的美丽
    • C. 诗人喜欢春天的风
  2. 诗中提到“桃李何曾到百年”,是想表达什么?

    • A. 桃李树很少活到百年
    • B. 桃李树的花很美
    • C. 桃李树是常青树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题临安邱司马舍》 林升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更多的是对故乡的眷恋,而马朴臣的《老树》则是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古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山行 与李衢州峄四首 祝君适中所所居南山岩花二种日玉梅日含笑者 题芭蕉 子畅尉曹秩满侍亲摄户掾于上饶赋诗二首以送 送周袁州赴镇三首 其三 以孟夏唱酬陈子高诗寄季承并借穷愁志及其兄兴化集四首 其一 远斋顷寄在湖日所作三诗舟中次韵 自作 寒夜晓起呈斯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璧联 轩鹤冠猴 阜字旁的字 食之无味,弃之不甘 了若指掌 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青字旁的字 争强好胜 无字旁的字 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牌尾馆 注眼 鹵字旁的字 长虺成蛇 目字旁的字 拨乱返正 敷衍门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