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5:0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5:05:35
客中书怀
作者: 马朴臣 〔清代〕
事事愁中兴愿违,
客怀永日独依依。
惊回乡梦如新别,
细读家书抵暂归。
数朵远山当卧几,
一梳初月照吟衣。
不应渐减壶觞兴,
秋在人心酒力微。
全诗翻译:
事情都让人忧愁,心中渴望却无法实现;在外漂泊的日子里,心情寂寞得无以言表。惊醒后才发现,回乡的梦就像是刚刚分别一般,细细阅读家书,仿佛抵达了短暂的归宿。远山上几朵白云仿佛在卧着,一轮初月照映着我吟诗的衣衫。不能因为秋天渐渐来临,就减少饮酒的兴致,因为这个季节让人在心中感到微微的忧伤。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马朴臣,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受到后人的喜爱,尤其是在描写游子心情方面,表现出独特的细腻与深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身处他乡时,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内心的孤独情感。在清代,许多文人因科举或其他原因远离故乡,常常在诗中抒发这种游子的愁苦。
这首《客中书怀》生动地描绘了身处异乡的游子在秋日时节的忧愁与思念。首句“事事愁中兴愿违”,直截了当地表达出一种无奈和失落,暗示着游子心中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接着,诗人在“客怀永日独依依”中描绘了长期的孤独感,仿佛时间的流逝只会加重这份孤独。
“惊回乡梦如新别”一联,充满了对故乡的渴望与无奈,梦境中的回归让人感到亲切,但梦境终究是梦,醒来后仍旧是孤独的现实。随后,细读家书的举动,既是对故乡的依恋,也是对亲情的寄托。通过“数朵远山当卧几”和“一梳初月照吟衣”,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结合,远山与初月成为了他情感的寄托。
最后一句“不应渐减壶觞兴”,更是在告诫自己即使在秋日的微凉中,也要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对饮酒的乐趣。这种情感的起伏,体现了诗人在困境中仍然努力保持乐观态度的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游子的思乡之情展开,展现了在异乡的孤独、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也要保持乐观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事事愁中兴愿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开心
B. 愁苦
C. 愤怒
诗中提到的“初月”象征了什么?
A. 结束
B. 希望与新生
C. 失落
诗人的心情在最后一句中有什么变化?
A. 越来越消沉
B. 依然保持乐观
C. 感到绝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马朴臣的《客中书怀》更加注重对孤独感的表现,李白则更多表达对家乡的直接思念。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传达情感,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李白的诗更显直白和豪情,马朴臣的诗则更加细腻和含蓄。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