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0:1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18:55
人生有乖隔,咫尺成关山。
我心田百转,从来输石顽。
日吞语戴侯,君在张李间。
为君画新竹,幽淡不容攀。
我家双溪上,万竹固沙湾。
凉夜幽篁里,月冷水潺潺。
行携子借隐,鹿豕相往还。
诗名满天地,踪迹混榛营。
人生中难免有隔阂,即使咫尺之遥也如同高山阻隔。
我心中百转千回,却始终无法胜过那坚硬的石头。
日头吞噬着戴侯的诗句,你在张氏与李氏之间。
为了你,我画了新竹,幽静淡雅而不容攀登。
我家位于双溪之上,万竹丛生固守沙湾。
在凉爽的夜晚幽篁之中,月光冷清,水声潺潺。
带着孩子隐居,鹿与猪在此往来。
我的诗名遍布天地,踪迹却混在杂草丛生之中。
曾国藩(1811-1872),字至纯,号季子,湖南人,清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及文学家,以重视家国情怀和儒家思想著称。他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表现突出,后成为清朝的重臣,同时也是晚清的洋务派代表之一,提倡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这首诗作于曾国藩的晚年,他在政治与军事上的成功令他倍感孤独,尤其是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感受到的人生无常与隔阂。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他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又赠筠仙一幅》展示了曾国藩深厚的文学造诣与对友谊的珍视。诗中充满了哲理性思考,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心灵的沟通。开篇以“乖隔”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虽然表面上近在咫尺,但内心的障碍却如同高山。接下来,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思绪比作“百转”,显示出内心的复杂和挣扎。曾国藩在这首诗中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也映射出他对人生的思考,特别是对友谊的渴望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后半部分描绘了他的乡居生活,细腻而生动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竹林的幽静与自然的宁和。诗中出现的“凉夜幽篁”、“月冷水潺潺”等意象,构建出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反映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提及自己的诗名与踪迹,表达出他在名声与真实生活间的矛盾,流露出一种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思索。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幅自然与情感的画卷,更是曾国藩心灵深处的自省与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他在繁忙政治生涯后的宁静追求。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表达了对友谊的深切思念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反映了内心的复杂情感,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
诗中“乖隔”指的是:
A. 亲近
B. 隔阂
C. 和谐
D. 互助
诗人画新竹的目的是什么?
A. 纪念友人
B. 表达个人情感
C. 赞美自然
D. 追求名声
诗中提到的“鹿豕”象征:
A. 朋友
B. 自然的和谐美
C. 隔阂
D. 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