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使东川。清明日

《使东川。清明日》

时间: 2025-05-11 19:59:32

诗句

常年寒食好风轻,触处相随取次行。

今日清明汉江上,一身骑马县官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9:59:32

原文展示:

常年寒食好风轻,
触处相随取次行。
今日清明汉江上,一身骑马县官迎。

白话文翻译:

整年寒食节的天气清爽宜人,
一路随风而行,四处游览。
今天是清明节,我在汉江上骑马,县官在迎接我。

注释:

字词注释:

  • 寒食:指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的传统节日,主要用以纪念介之推,忌火食。
  • 清明: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是扫墓和春游的日子。
  • 汉江:位于中国中部,流经陕西、湖北等地的重要河流。
  • 县官:指地方官员,通常负责地方治理。

典故解析:

  • 寒食和清明:都与春季的传统节日有关,表现了对先祖的追思与祭祀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字诚之,唐代诗人,与白居易齐名,属于“新乐府”运动的重要人物,以其诗歌题材广泛和风格多样而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明时节,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节日的感慨,以及在春天里游历的愉悦心情。诗作可能是在元稹出行途中所作,表现了他对春日气候的喜爱和对亲友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使东川。清明日》以清明节为背景,描绘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描写寒食节的宜人风光,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传统节日的珍视。诗中“常年寒食好风轻”一句,以清新的风光引入,展现出春日的生机与活力。再加上“触处相随取次行”,则更进一步传达了在这种美好天气中,游览的轻松与惬意。

“今日清明汉江上,一身骑马县官迎”两句则将场景切换至汉江,展现了诗人骑马游览的情形,同时也暗示了他与官场之间的联系。诗人在清明节的游历中感受到的不仅是自然的美好,亦是人际的温情与社交的乐趣。

整首诗虽然简短,却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节日的重视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常年寒食好风轻:描述寒食节时天气宜人,给人以轻松的感觉。
  2. 触处相随取次行:表明诗人游历四方,随处游览,暗示了自由的心境。
  3. 今日清明汉江上:将时间与地点明确化,增强了诗的现场感。
  4. 一身骑马县官迎:展现诗人的身份与地位,同时也带有一种亲切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寒食”和“清明”,形成对比,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 意象:春天、骑马、江水等意象交织,构成一幅生动的春游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欢庆清明,感受春日的美好,表达了对生命和传统的珍视,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食:象征着春天和祭祖文化,代表着对历史的追忆。
  • 清明:不仅是节气,更是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希望。
  • 汉江:作为自然景观的象征,代表着诗人游历与自由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什么?

    • A. 赏花
    • B. 扫墓
    • C. 祭祖
    • D. 以上皆是
  2. 诗中提到的“寒食”是指哪个节日?

    • A. 端午节
    • B. 中秋节
    • C. 清明节
    • D. 元宵节

答案:

  1. D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诗词对比:

  • 比较元稹的《使东川。清明日》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前者更强调节日的文化和游历的乐趣,后者则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和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集》
  • 《唐代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寄吴通府以墨见寄 闻里中有买得扶桑花者 其四 闻里中有买得扶桑花者 其三 闻里中有买得扶桑花者 其二 闻里中有买得扶桑花者 其一 拟吊苏小墓 读某悯妇吊集 戏拟不往 八月十八日阿枳三江观潮夜归示 其三 八月十八日阿枳三江观潮夜归示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斤字旁的字 陶情 满品 一尺水,百丈波 哑羊僧 工农红军 顾客 鬲字旁的字 穴宝盖的字 骄开头的成语 包含傻的成语 求名求利 鳥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丢脱 雁影分飞 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援疑质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