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0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06:31
宛丘春日行
作者: 曹申吉 〔清代〕
欲雨不雨春色深,
青青嫩草俯墙阴。
几树繁花开欲尽,
一丛弱竹不成林。
竹影花光时映水,
鸟飞未动声先起。
忆向江边怨去年,
却来湖上思千里。
湖上韶华正可怜,
绕城春水尽渔船。
鸥鹭自随云上下,
楼台直共水沦涟。
堤上谁家新种柳,
袅袅游丝纷左右。
燕至欣逢上巳前,
莺啼已过清明后。
上巳清明烟色浓,
太皞陵畔数株松。
宛丘自有西湖乐,
梦里青峰三四重。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景色,春色深浓,仿佛在等待雨水的滋润,嫩绿的草坪在墙角下显得格外清新。几棵盛开的花朵即将凋谢,而一丛细弱的竹子却无法形成森林的气势。竹影和花光在水面上交相辉映,鸟儿飞起时声响却早已传来。回忆起去年在江边的怨恨,今天却来到湖上思念千里之外的景象。湖面上的春光正令人怜惜,环绕城市的春水已经没有渔船。海鸥和鹭鸶随云朵上下飞舞,楼台与水面相映成趣。堤岸上是谁家新种的柳树,轻柔的柳丝在风中飘荡。燕子在上巳节前到来,而黄莺的啼鸣已过清明。上巳节和清明时节烟雾弥漫,太皞陵旁的几棵松树显得格外醒目。宛丘自有西湖的乐趣,梦中青峰重重叠叠。
作者介绍: 曹申吉,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曾任职于地方官,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典雅,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日,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春光的珍惜。
《宛丘春日行》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诗,诗中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暗含了对流逝时光的感慨。开头几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的魅力,尤其是对草、花、竹等自然元素的刻画,给予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似乎在对比中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忧愁,尤其是“忆向江边怨去年”一句,表明了对往年春光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力感。
其次,诗人通过对湖上景色的描绘,展现了春日的繁华与宁静,尤其是“鸥鹭自随云上下,楼台直共水沦涟”的描写,展现了春天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最后,诗中提到的传统节日“上巳”、“清明”不仅增添了文化内涵,也让整首诗更具时令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日的轮回与生命的延续。
整首诗构思精巧,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春日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人对春天与生活的珍视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欲雨不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竹影花光时映水”中的“映水”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上巳”与“清明”分别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