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1:05
三年十渡吴江水,
花草山川渐有神。
故垒削平皆沃壤,
荒村成聚见归人。
晨餐细脍烹红鲤,
夜舫清歌飐白蘋。
还是六朝金粉地,
残秋烟景似芳春。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吴江边游历三年十次后,所见的江水、花草与山川皆生气盎然。昔日的战垒如今已被平整,变成了肥沃的土地,荒凉的村落也逐渐聚集起归来的人们。早晨吃着细腻的鱼肉,夜晚在船上唱着清脆的歌声,白色的水草随波荡漾。这里依然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秋天的烟霞景色却似春天般美好。
作者介绍:郭式昌,清代诗人,生平与创作较少为人知,作品多以抒情和自然景观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游历吴江之际,正值乡村复兴之时,诗人深感故乡的变化,心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吴江舟次》展现了诗人对吴江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故乡变迁的思考。诗中通过“十渡”的经历,传达了诗人对江水、山川的亲切感,流露出一种深厚的乡愁。前四句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随着故垒的削平和荒村的聚集,吴江的面貌焕然一新,展现了历史的演变与人们的归属感。
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乐趣,晨餐的“细脍”和夜晚的“清歌”反映了生活的惬意。这种对日常生活的细致描绘,不仅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也强化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最后两句将吴江的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感慨历史的痕迹依然存在,秋天的烟景与春天的美好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日常生活,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十渡”是指什么?
a) 渡过十次
b) 只渡过一次
c) 渡过五次
“晨餐细脍烹红鲤”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吃普通的食物
b) 享用美味的鱼肉
c) 没有吃东西
诗中提到的“故垒”象征着什么?
a) 自然风光
b) 历史的变迁
c) 乡村的繁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这份解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吴江舟次》的诗意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