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3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32:59
手掬寒泉拜绿苔,满湖残照庙门开。
池蒸暑雨红蕖发,旂卷秋风白雁来。
半壁空持恢复策,七旬谁展老臣才。
三闽四广终成误,和议难凭自古哀。
我用手捧起寒泉,向绿苔叩首,满湖的残阳映照着庙门敞开。
池水蒸腾着夏雨,红色的荷花争相绽放,旗帜在秋风中卷起,白雁随之飞来。
哪怕半壁江山的恢复计划仍空无一物,谁能在七旬之年展现老臣的才华呢?
三闽四广的局势终究是误判,古往今来和议难以依靠,令人感慨悲哀。
郭式昌,清代诗人,生于战乱时期,见证了国家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常反映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历史的思考。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人借古庙和自然景色表达对历史和政治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他对国家前途的忧愁以及对往昔的追忆。
这首诗以“拜李忠定公祠”为引子,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庙宇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追思。开头的“手掬寒泉拜绿苔”,以动作表现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先贤的怀念,形成了一种纯净的情感。接着“满湖残照庙门开”,夕阳的余晖与开放的庙门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交错。
中间部分,诗人通过“池蒸暑雨红蕖发”,描绘了生机勃勃的夏日景象,与秋风中“白雁来”的意象形成对比,隐喻着历史的变迁与自然的轮回。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历史教训的反思。“半壁空持恢复策,七旬谁展老臣才”,讲述了在复杂的政治局势下,恢复国家大业的渺茫与困难,显示了诗人心中的焦虑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情感的结合,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既有对往昔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担忧,情感真挚而深沉。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以及对历史教训的深刻感悟。诗中既有对先贤的敬仰,又有对政治现实的无奈,情感复杂而深刻。
诗中“寒泉”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活力
B. 纯洁与清净
C. 历史的沉重
诗中提到的“红蕖”代表什么?
A. 政治局势
B. 生命的美好
C. 过往的回忆
“三闽四广”指的是哪个地区?
A. 东南沿海
B. 西北地区
C. 中原地区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