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0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03:40
正南午,侍奉尊亲莫辞诉。
回干就湿长成人,如今去合论辛苦。
在正午的时分,侍奉父母时不要推辞诉说。
从小到大经历了许多辛苦,现在谈论这些艰难。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风平易近人,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关注民生,常常揭示社会问题。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白居易对父母的孝顺之情,表达了对家庭责任的重视。在唐代社会中,孝道被视为重要的伦理道德,白居易在此诗中体现了这种传统美德。
《十二时行孝文》以简洁而直白的语言,传达了对父母的孝心和责任感。诗中提到的“正南午”,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标记,更象征着生命的顶峰时刻。在这个时刻,诗人提醒自己和读者,侍奉父母是不可推辞的责任,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
“回干就湿长成人”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从孩童到成年的成长过程,暗示了人生中不可避免的苦难与挑战。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成长的艰辛,也让人更深刻地理解父母在养育过程中的辛劳与付出。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温情,透过对时间的把握与对亲情的珍视,使人深思孝道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生活方式有所改变,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依然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孝道展开,强调了对父母的责任与关心,提醒人们珍惜与父母的时光。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正南午”指的是哪个时段?
诗人提到的“回干就湿”用来比喻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