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天门街

《过天门街》

时间: 2025-08-09 11:38:14

诗句

雪尽终南又欲春,遥怜翠色对红尘。

千车万马九衢上,回首看山无一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11:38:14

过天门街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雪尽终南又欲春,
遥怜翠色对红尘。
千车万马九衢上,
回首看山无一人。


白话文翻译:

雪融化后,终南山又将迎来春天,
我遥望翠绿的山色,与红尘相对。
在繁华的街道上,千车万马穿梭,
回头望去,山中却无一人。


注释:

  • 雪尽:雪融化,表示冬季结束。
  • 终南:指终南山,位于陕西省,风景秀丽。
  • 翠色:指山的绿色,象征春天的生机。
  • 红尘:指繁华的尘世,喻指世俗生活。
  • 千车万马:形容繁忙的交通。
  • 九衢:古代指主要街道,繁华的地点。

典故解析:

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所向往的地方,代表了隐逸与自然的结合。诗中提到的“红尘”与“翠色”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通俗易懂著称,常常关注民生,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白居易的晚年,表现了他对自然与世俗的思考。此时,白居易已历经沧桑,心中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愈加明显。


诗歌鉴赏:

《过天门街》通过描绘春天即将到来的场景与繁华都市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的向往。开篇“雪尽终南又欲春”描绘了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来临,充满了生命的希望。接着“遥怜翠色对红尘”把自然的宁静与世俗的喧嚣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红尘的淡然与无奈。在“千车万马九衢上”中,白居易描绘了繁忙的城市生活,生动形象,仿佛让人听见车马的喧闹声。而最后一句“回首看山无一人”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回望山中,却没有一个人影,似乎在表达对孤独与自然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白居易深厚的诗歌功底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雪尽终南又欲春:描绘了冬雪融化,春天即将来临的景象,表现出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复苏。
  2. 遥怜翠色对红尘:诗人遥望翠绿的山色,心中对繁华的世俗生活感到怜惜与向往。
  3. 千车万马九衢上:描绘了城市繁忙的景象,千车万马穿行于热闹的街道上。
  4. 回首看山无一人:回望山中,却没有一个人,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山林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感。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翠色”与“红尘”的对比,突显了自然与世俗的差异。
  • 夸张:用“千车万马”形容繁忙的街道,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 象征:终南山象征着隐逸与自然,红尘则象征世俗繁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思考与对自然宁静的向往,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寒冷与孤独,暗示生命的沉寂。
  • :代表生机与希望,象征着新的开始。
  • 翠色: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红尘:代表繁华的世俗生活,暗示生活的喧嚣与浮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终南”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东北
    • B. 陕西
    • C. 四川
    • D. 广东
  2. 诗人对“红尘”的态度是?

    • A. 热爱
    • B. 迷恋
    • C. 淡然
    • D. 无所谓

答案:

  1. B. 陕西
  2. C. 淡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隐逸之美,而白居易则更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对比。
  •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与白居易的淡然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白居易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同题仙游观 杂曲歌辞·少年行 杂曲歌辞 少年行 送陈明府赴淮南 宿甑山 章台柳 奉送王相公缙 河上寄故人 送海州姚别驾 送戴迪赴凤翔幕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慈的词语有哪些 庸庸碌碌 食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赤字旁的字 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桃门 瘸狼渴疾 毫不经意 无缘无故 鸟钞求饱 乛字旁的字 火签 虫字旁的字 以口问心 岩栖穴处 亡魂失魄 包含烫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