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2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9:33
雪尽终南又欲春,
遥怜翠色对红尘。
千车万马九衢上,
回首看山无一人。
雪融化后,终南山又将迎来春天,
我遥望翠绿的山色,与红尘相对。
在繁华的街道上,千车万马穿梭,
回头望去,山中却无一人。
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所向往的地方,代表了隐逸与自然的结合。诗中提到的“红尘”与“翠色”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反思。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通俗易懂著称,常常关注民生,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诗作创作于白居易的晚年,表现了他对自然与世俗的思考。此时,白居易已历经沧桑,心中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愈加明显。
《过天门街》通过描绘春天即将到来的场景与繁华都市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的向往。开篇“雪尽终南又欲春”描绘了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来临,充满了生命的希望。接着“遥怜翠色对红尘”把自然的宁静与世俗的喧嚣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红尘的淡然与无奈。在“千车万马九衢上”中,白居易描绘了繁忙的城市生活,生动形象,仿佛让人听见车马的喧闹声。而最后一句“回首看山无一人”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回望山中,却没有一个人影,似乎在表达对孤独与自然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白居易深厚的诗歌功底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思考与对自然宁静的向往,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终南”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人对“红尘”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