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经檀道济故垒

《经檀道济故垒》

时间: 2025-08-10 09:53:13

诗句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0 09:53:13

诗词名称: 经檀道济故垒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白话文翻译:

长城已经破坏,荒凉的营地上长满了野草,正值秋天。秣陵的士女们仍然在唱着白符鸠的歌声。

注释:

  • 万里长城坏:指长城的破败,象征着国家的衰弱。
  • 荒营野草秋:荒凉的营地长满了野草,秋天的景象,意味着战乱后的落寞。
  • 秣陵:今南京,古地名,指代那些士女。
  • 白符鸠:一种鸟,古诗中常用作象征,可能与思乡、哀伤有关。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长城与荒营,暗喻了历史的沧桑与战乱的痕迹,反映出时代的变迁与人们的情感。白符鸠的歌声则与思乡之情相结合,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湘子,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以其诗歌的清新和风趣著称,常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之时。诗人通过对荒凉景象的描写,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及对往昔的怀念,寄托了对故国的深情。

诗歌鉴赏:

本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思乡情怀。首句“万里长城坏”直接揭示出国家的衰落,长城作为防御的象征,此时却已是破败不堪,给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接着“荒营野草秋”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秋日景象,荒凉的营地与野草相映成趣,传达出战乱后人们的无奈与孤独。最后两句则转向秣陵(今南京),尽管环境如此萧条,士女们仍然在唱着象征着希望与传统的“白符鸠”,这不仅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暗示着在困境中仍然保持乐观的精神。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里长城坏:表明长城的破败,象征国家的衰弱,给人以历史的感叹。
  • 荒营野草秋:描绘出战后荒凉的景象,突出秋天的寂寥与孤独。
  • 秣陵多士女:指代在秣陵的士人和女子,反映出社会的生活状态。
  • 犹唱白符鸠:尽管环境艰难,他们依旧在歌唱,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万里长城”和“荒营野草”,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长城、荒营和白符鸠分别象征着历史、社会现状和人们的精神寄托。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主题集中在对历史沉重感的反思和对人们生活状态的描绘,表现了在国家动荡、社会变迁中,个体仍然保持希望与追求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城:象征国家的防御与安全,破坏象征着国破家亡。
  • 荒营:反映出战乱后的废墟,传递出苍凉与无奈。
  • 野草:自然的生长,隐喻生命的坚韧与顽强。
  • 白符鸠:寄托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城”象征着什么? A. 自然景观
    B. 国家安全与防御
    C. 个人理想

  2. “荒营野草秋”中的“秋”字主要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生命的繁荣
    B. 战后的凄凉与孤独
    C. 快乐的心情

  3. 白符鸠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传统与希望
    B. 战争与痛苦
    C. 个人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描绘战乱对国家的影响,情感深沉。
  • 王维的《送别》:表现离别与思乡之情,意境优美。

诗词对比:

  • 刘禹锡《经檀道济故垒》杜甫《春望》: 两首诗均反映了战乱带来的悲惨景象,刘禹锡更着重于乡愁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杜甫则更强调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关切。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刘禹锡研究》

相关查询

【仙吕】醉扶归_瘦后因他瘦 天净沙·为董针姑作 【商调】集贤宾_叹世叹浮生 闻雁和王惺岩韵 春桂问荅二首 其二 春桂问荅二首 其一 古意六首 其三 古意六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女字旁的字 赶尽杀绝 霜枫 生字旁的字 劬劳之恩 势不两存 风尘之警 谷玉 日字旁的字 包含澄的词语有哪些 子字旁的字 包含句的词语有哪些 麻字旁的字 十目所视 辽海 难舍难离 哀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