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3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31:53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坛边松在鹤巢空,
白鹿闲行旧径中。
手植红桃千树发,
满山无主任春风。
在坛边的松树下,鹤巢已经空了,
白鹿悠然自得地走在旧日的小路上。
我亲手种下的红桃树开满了花,
满山的春风却无人来打理。
“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述一个与世隔绝、宁静美好的理想境界。诗中提到的“伤桃源”意指对理想境界的怀念和感伤。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以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著称,尤其在古诗中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和鲜明的社会观察。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时。诗人通过描绘一个理想化的桃源,表达了对世事的无奈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伤桃源薛道士》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清幽的环境:坛边的松树与鹤巢,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暗示着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而接下来的“白鹿闲行旧径中”,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宁静和闲适,白鹿的出现让人觉得这里是一处世外桃源,与世无争。
“手植红桃千树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桃花盛开的场景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象征着生命的繁荣与希望。然而,诗的最后一句“满山无主任春风”却透露出一丝失落与无奈,虽然春风拂面,万物复苏,但无人来管理与享受,似乎暗示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失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整首诗通过描绘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社会变革的无奈,反映出唐代士人的精神状态。
诗中提到的“白鹿”象征什么?
A. 祥和与宁静
B. 努力与奋斗
C. 贫穷与困苦
“满山无主任春风”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满足
B. 对理想的失落
C. 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