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2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22:12
旅宿淮阳亭口号
日暮风亭上,悠悠旅思多。
故乡临桂水,今夜渺星河。
暗草霜华发,空亭雁影过。
兴来谁与语,劳者自为歌。
在日暮时分,我站在风中的亭子上,心中充满了对旅途的思念。故乡在桂水之畔,今夜的星河却似乎变得遥远无比。暗淡的草地上,霜华似乎在悄然无声地生长,空荡荡的亭子里,孤雁的身影飞过。兴致来了,谁能陪我聊天呢?身为劳作之人,我只能自言自语,歌唱自己的心声。
作者介绍:宋之问(650年-712年),唐代诗人,以五言绝句和律诗著称,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诗作成于旅途中,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时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孤独的感慨。正值夕阳西下,诗人独自一人在亭中,触景生情,情感愈加深沉。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人生的孤独。开篇描绘了黄昏时分的亭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中“日暮风亭上,悠悠旅思多”一句,既有对风景的描绘,也渗透出诗人内心的思绪,显示出对旅途的感慨与思乡之情。
“故乡临桂水,今夜渺星河”两句,诗人将自己的故乡与遥远的星河对比,突显出对故乡的向往与现实的距离感。这里的“渺”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星河的遥远与无助,体现了诗人对夜空的沉思与孤独感。
接下来的“暗草霜华发,空亭雁影过”则进一步加深了孤寂的氛围。暗草上的霜华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冷清,空亭中孤雁的身影更是为诗增添了几分凄凉。整体上,这些意象的结合,构成了一幅寂寞的画面,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两句“兴来谁与语,劳者自为歌”则展现了诗人的自我安慰。尽管身边没有人可以倾诉,但诗人依然选择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自我对话的方式,反映出一份无奈却又坚韧的态度,展现了人对生活的坚持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孤独与思乡的主题展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人生孤独的感慨,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坚韧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故乡”位于哪个水边?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孤独的感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