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

时间: 2025-05-06 18:00:23

诗句

汉王未息战,萧相乃营宫。

壮丽一朝尽,威灵千载空。

皇明怅前迹,置酒宴群公。

寒轻彩仗外,春发幔城中。

乐思回斜日,歌词继大风。

今朝天子贵,不假叔孙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00:23

原文展示:

汉王未息战,萧相乃营宫。
壮丽一朝尽,威灵千载空。
皇明怅前迹,置酒宴群公。
寒轻彩仗外,春发幔城中。
乐思回斜日,歌词继大风。
今朝天子贵,不假叔孙通。


白话文翻译:

汉朝的王尚未停战,萧相国便开始在宫中营建。
昔日的壮丽一朝已然消逝,千载的威灵如今空荡荡。
明亮的皇朝感慨往日的踪迹,置酒设宴招待群公。
寒风拂动彩仗,春天在城中绽放。
乐思在斜阳中回旋,歌词随大风而起。
如今的天子显贵,不再仰赖叔孙通的荐举。


注释:

  • 汉王:指汉朝的皇帝,代表了汉代的兴盛与权威。
  • 萧相:指萧何,汉初的重要相国,帮助刘邦建立汉朝。
  • 壮丽一朝尽:意指汉朝的繁华盛景已不复存在。
  • 威灵千载空:千年之后,昔日的威势与灵气变得空荡荡。
  • 皇明:指明亮的皇朝,暗指汉朝的正统。
  • 置酒宴群公:设宴招待众多公卿。
  • 寒轻彩仗外:寒风轻拂着彩色的旗帜。
  • 春发幔城中:春天在城中绽放,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 乐思回斜日:乐曲的思绪在斜阳中徘徊。
  • 歌词继大风:歌词随着大风而起,传达出一种悠扬的感觉。
  • 今朝天子贵:如今的皇帝地位显赫。
  • 不假叔孙通:不再依赖叔孙通的推荐,暗示如今权臣对皇帝的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宋之问(651年-713年),字子文,号景山,唐代著名诗人。其诗歌以豪放、气势磅礴著称,尤其擅长边塞诗和咏史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背景与汉朝的历史以及唐代的盛世相结合,反映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现状的思考。


诗歌鉴赏:

宋之问的《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理的诗作,展现了唐代盛世与汉代辉煌交织的复杂情感。诗中开篇即以汉王未息战为引,勾勒出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随后转入对过去的追忆与现状的反思。诗人在描述汉初盛世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诗的中间部分,作者通过宴饮与春日的描绘,展现出一种生机与希望的气息,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繁华。最后一句“不假叔孙通”更是对当时权力结构的直接评论,突显了唐代皇权的强大与独立。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让读者在享受美妙韵律的同时,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与对盛世的渴望。诗人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既有对过去的深沉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希冀与警醒。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汉王未息战:描绘汉朝初期的战争状态,暗含历史的动荡。
    2. 萧相乃营宫:萧何的营建宫殿,象征着汉初的政治稳定。
    3. 壮丽一朝尽:感叹盛世已逝,历史的风华已成过往。
    4. 威灵千载空:威势与灵气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
    5. 皇明怅前迹:对比汉朝的辉煌与现状,产生怅惘之感。
    6. 置酒宴群公:设宴的场景体现了当时的繁华。
    7. 寒轻彩仗外:外界的寒风与内部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
    8. 春发幔城中: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象征着未来的可能性。
    9. 乐思回斜日:乐曲与思绪在斜阳中交织,意象优美。
    10. 歌词继大风:音乐与自然的结合,象征着自由与生命的流动。
    11. 今朝天子贵:强调当下皇权的显赫与重要。
    12. 不假叔孙通:对权臣影响力的反思,暗示权力的独立性。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历史的对比展现变迁。
    • 象征:春天、宴饮等象征着希望与繁华。
    • 拟人:乐思回旋,赋予音乐以生命。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感悟,传达出对盛世的珍视与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表现出一种历史的无常与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 汉王:象征着权力与历史变迁的开端。
  • 萧相:代表政治的稳定与治理的智慧。
  • 壮丽一朝:盛世的象征,包含着历史的辉煌。
  • 皇明:象征着正统与光明的朝代。
  • 寒风与春天:对比冷清与生机,象征生命的轮回与希望的降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汉王未息战,指的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 A. 唐朝
    • B. 汉朝
    • C. 宋朝
  2. “壮丽一朝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历史的怀念
    • C. 对现状的满足
  3. “乐思回斜日”中的“斜日”意指什么?

    • A. 早晨
    • B. 黄昏
    • C. 正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春望》与《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 都表现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慨,但《春望》更侧重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则更为宏观地探讨历史的兴衰。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唐代诗人研究》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这首诗歌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

相关查询

夜坐忽闻村路报晓铁牌 村舍杂书 拟古四首 其三 新作火阁 午枕 旅次有赠 春行 谒汉昭烈惠陵及诸葛公祠宇 倚楼 倚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豕字旁的字 回天挽日 車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担惊受恐 探骊得珠 民屋 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马枊 瓜葛相连 手字旁的字 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洞发 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横赋暴敛 单耳刀的字 口没遮拦 棋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