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9:58
春柳
作者: 缪宝娟 〔清代〕
杨柳丝丝一望齐,
和烟和月拂长堤。
画楼雨细眉痕浅,
绮陌风轻舞影低。
金缕剪成穿紫燕,
绿阴织就啭黄鹂。
那堪临别阳关道,
攀折年年送马蹄。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柳树,细长的柳丝在远处一望无际,轻柔的烟雾与月光拂过长长的堤岸。雨细如眉,轻轻地划过画楼,留下浅浅的痕迹;绮丽的街道上,微风轻轻舞动着影子。金色的缕衣剪成穿梭的紫燕,绿荫如织,吸引着黄鹂的啼唱。临别时的阳关道,怎能忍心每年都要折柳送别?
作者介绍
缪宝娟,清代女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敏感描写而闻名。她的作品往往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展现女性独特的视角。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柳树吐芽、万物复苏之时,诗人借柳树之美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同时也触及人生离别的主题,隐含着对亲友的思念与感伤。
《春柳》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诗人内心的情感。首联以“杨柳丝丝一望齐”开篇,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柳树,柳丝如丝,远望一片生机盎然,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春日气息。接着,诗人将自然景象与细腻的情感结合,描绘“和烟和月拂长堤”的宁静画面,体现出春天的柔和与诗意。
中间部分以“画楼雨细眉痕浅”描绘出细雨中楼阁的美丽,雨丝如同轻柔的眉毛,留下了淡淡的痕迹,渲染出一种朦胧的美感;而“绮陌风轻舞影低”则通过风的描写,传达出轻盈的感觉,仿佛轻舞飞扬的景象,进一步增强了春天的氛围。
最后两句则转向了离别的主题,提到“那堪临别阳关道”,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与感伤。阳关道作为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处,象征着人生的分离与思念,结尾以“攀折年年送马蹄”收束,表达了每年在此送别的情景,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在描写春天的同时,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缪宝娟细腻而富有诗意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杨柳丝丝一望齐
描绘春天的柳树,柳枝轻柔,形成一片连绵的美丽景象。
和烟和月拂长堤
描述烟雾与月光交织在长堤上,营造出温柔的氛围。
画楼雨细眉痕浅
雨丝细如眉毛,轻轻地划过画楼,留下了淡淡的痕迹,传达出一种细腻的美感。
绮陌风轻舞影低
风轻轻地在华丽的街道上舞动,影子轻盈,展现出春天的活力。
金缕剪成穿紫燕
描绘燕子穿梭飞舞的美丽,金色的衣服象征着春天的喜悦。
绿阴织就啭黄鹂
绿荫如织,黄鹂在其中欢快地鸣叫,传达出春天的生机。
那堪临别阳关道
提到阳关道,象征离别之地,表达对离别的无奈与伤感。
攀折年年送马蹄
每年在此送别,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与依依不舍。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于生命中离别的无奈与惆怅,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诗人借柳树、燕子和黄鹂等自然意象,传递了生机与希望,也让人感受到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春柳》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缪宝娟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阳关道”象征什么?
a) 离别
b) 相聚
c) 旅行
d) 祭祀
诗中描写的自然意象有哪些?
a) 柳树、燕子
b) 山水、花草
c) 月亮、星星
d) 海洋、沙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