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0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03:06
昨梦春风花满枝,是花到眼是新诗。如今梦断春无迹,不记题诗付与谁。
我昨夜做了一个梦,梦见春风吹拂,花开满树,眼前的花儿就像是新写的诗。如今梦醒了,春天已无踪影,不知道把这首诗该写给谁呢?
本诗通过梦境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失落的感慨。春天常常被视为生命的象征,而梦境则代表着理想和希望。诗中没有具体的典故,但其内容蕴含了丰富的春天意象。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抗金将领。他以豪放激昂的词风著称,作品多表达爱国情怀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时值国家动荡,他的诗词常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对个人生活的思考。本诗可能是在春天即将过去之际,怀念昔日美好时光的感慨之作。
这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流逝和美好时光的感伤。开篇的“昨梦春风花满枝”,描绘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诗人在梦中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仿佛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然而,随着“如今梦断春无迹”的到来,春天的美景顷刻间消失,现实的无情让诗人感到失落。最后一句“不记题诗付与谁”,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面对美好的回忆,却无处倾诉。这种情感的流露,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展现了辛弃疾在生命的短暂与永恒之间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本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春风”象征着什么?
A. 寒冷
B. 温暖与生机
C. 秋天的凋零
“不记题诗付与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无奈
C. 忧伤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
C. 对爱情的追求
答案: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辛弃疾与李清照同为宋代词人,两人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但辛弃疾的诗多豪放激昂,而李清照则更显细腻柔情。辛弃疾的作品常涉及国家情怀,而李清照则更多关注个人情感与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