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山居十六咏 其八 桃李蹊

《山居十六咏 其八 桃李蹊》

时间: 2025-05-04 03:14:05

诗句

竹径转西麓,山花能白红。

要知造物心,政在无言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4:05

原文展示:

竹径转西麓,山花能白红。
要知造物心,政在无言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麓的竹林小径,山花盛开,有白色和红色的花朵。要想了解自然造物的心思,关键在于那无声的表现。

注释:

  • 竹径:竹子小路,指用竹子铺成的小道。
  • :指小路的拐弯或转折。
  • 西麓:西边的山坡。
  • 政在无言中:意为真正的道理或内涵并不在言语中,而在于自然的表现和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生卒年不详),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深受宋代文人对山水的热爱影响。

创作背景:

《山居十六咏》系列是方岳在山中隐居时创作的,反映了他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此诗在描写山中桃李花的同时,表达了对自然造物法则的领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山中美丽的春天景象,只有短短两句,却蕴含着深厚的哲理。首句“竹径转西麓”,展现了自然环境的曲折与灵动,竹子象征着坚韧与清雅,而“转”字则暗示了自然的变化与生机。接下来的“山花能白红”,则以色彩上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花朵的白红交错,给人以春天的活力与希望。

最后一句“要知造物心,政在无言中”更是点睛之笔,强调了通过自然景象体悟造物者的心意,并非通过语言,而是在于自然本身的存在。这种无言的表达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哲理,启示人们在喧嚣的生活中去倾听自然的声音,发现更深层次的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竹径转西麓:竹林小径向西延伸,表现出自然的幽静与曲折。
  • 山花能白红:山中花朵的白色与红色交相辉映,展现了春天的美丽。
  • 要知造物心:想要理解自然的真谛。
  • 政在无言中:真正的道理在于自然的无声表达,而非人类的语言。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白红”呈现了色彩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意象:竹径和山花都是自然的象征,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造物的深刻理解,强调了无言之中的哲理,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意象分析:

  • 竹径:象征清雅与宁静,代表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态度。
  • 山花:代表生命的美好与多样,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 无言:象征着自然的深邃与智慧,表明真正的理解在于心灵的感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竹径转西麓”中的“转”字表明了什么?

    • A. 直行
    • B. 拐弯
    • C. 停止
    • D. 开始
  2. “政在无言中”是什么意思?

    • A. 语言是最重要的
    • B. 真正的道理在于自然的无声表达
    • C. 只有通过言语才能理解
    • D. 不需要思考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方岳的《桃李蹊》更注重色彩的对比和自然的细腻描写,而王维则更强调山水的意境和情感的深邃。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江月 其一 玉烛新 步蟾宫·一斑两点从初起 南歌子 清平乐 御街行 西江月·沙上鸥群□戏 夜行船 点绛唇(紫苏熟水) 长相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勉为其难 戈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单耳刀的字 尸字头的字 兼仆 騃女痴儿 包含肤的词语有哪些 变质 小可可 包含抔的词语有哪些 毋字旁的字 黑牛生白犊 先花后果 观变沉机 亡国之器 飙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