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4:05
竹径转西麓,山花能白红。
要知造物心,政在无言中。
这首诗描绘了西麓的竹林小径,山花盛开,有白色和红色的花朵。要想了解自然造物的心思,关键在于那无声的表现。
方岳(生卒年不详),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深受宋代文人对山水的热爱影响。
《山居十六咏》系列是方岳在山中隐居时创作的,反映了他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此诗在描写山中桃李花的同时,表达了对自然造物法则的领悟。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山中美丽的春天景象,只有短短两句,却蕴含着深厚的哲理。首句“竹径转西麓”,展现了自然环境的曲折与灵动,竹子象征着坚韧与清雅,而“转”字则暗示了自然的变化与生机。接下来的“山花能白红”,则以色彩上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花朵的白红交错,给人以春天的活力与希望。
最后一句“要知造物心,政在无言中”更是点睛之笔,强调了通过自然景象体悟造物者的心意,并非通过语言,而是在于自然本身的存在。这种无言的表达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哲理,启示人们在喧嚣的生活中去倾听自然的声音,发现更深层次的内涵。
本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造物的深刻理解,强调了无言之中的哲理,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竹径转西麓”中的“转”字表明了什么?
“政在无言中”是什么意思?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方岳的《桃李蹊》更注重色彩的对比和自然的细腻描写,而王维则更强调山水的意境和情感的深邃。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