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5:34
秋崖不惯大官肉,
雪屋为出斋房芝。
山灵颇怜世味薄,
风格略与诗情宜。
菘膰何但退三舍,
蕨拳恨不同一时。
自寻堕樵了幽寂,
岂料枯卉能神奇。
群仙餐霞吸沆瀣,
豪贵蒸乳盛琉璃。
砖炉石鼎煮飞瀑,
此妙勿令渠辈知。
在秋天的悬崖上,我不习惯吃那些富贵的大官肉,
在雪屋中,我更愿意品尝那斋房里的香菇。
山中的灵气十分怜惜那些世俗的味道淡薄,
它的风格与诗情相得益彰。
菜菘和膻肉何必只在三舍外退避,
蕨菜拳拳恨不能与之同享一时之美。
我寻求在樵夫的寂静中沉沦,
没想到那些枯萎的草木也能蕴含神奇。
群仙在天上用霞光作餐,吸取沆瀣之气,
那些豪贵之人用蒸乳盛装琉璃。
砖炉石鼎煮着飞流瀑布,
这样的妙处可不要让那些人知道。
作者介绍:方岳,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崇尚自然,追求清新脱俗的风格。他的作品常常融合哲理与美感,表达对山水的热爱与对人世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秋季,方岳在山中隐居,以采集山间菌类为乐,表达自己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奢华的厌倦。
这首《次韵采菌》通过对比自然与世俗,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与对奢华生活的反思。开篇即以“秋崖不惯大官肉”引出主题,暗示诗人对世俗繁华的厌倦,接着提到“雪屋为出斋房芝”,则表现了对自然清淡饮食的向往。诗中蕴含了深厚的哲理,诗人借助自然的神奇来反思人世的浮华与单薄,体现了其独特的生活态度。
在意象上,诗中提及的“山灵”和“群仙”赋予了自然以灵性,显示了诗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同时,诗中“砖炉石鼎煮飞瀑”的描绘,则融合了豪华与自然的对比,突出诗人对简单而真实的饮食文化的喜爱,最终形成一种对生活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方岳在诗中提到的饮食偏好是什么?
“群仙餐霞”中的“霞”指的是什么?
诗中的自然意象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