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2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21:47
题余不溪废寺
作者: 皎然 〔唐代〕
武原离乱后,真界积尘埃。
残月生秋水,悲风起故台。
居人今已尽,栖鸽暝还来。
不到无生理,应堪赋七哀。
在武原经历了离乱之后,真界的尘埃不断堆积。残月映照着秋水,悲风在废弃的台上吹起。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已经离去,只有栖息的鸽子在黄昏时分又归来了。即使不再追求无生的道理,也应当写下这七种哀伤。
皎然,字子昱,号青山,唐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受到后世推崇。他的诗歌多描写山水、田园和人事,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皎然的作品常常蕴含哲理,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题余不溪废寺》写于战乱之后,反映了诗人对战乱带来的伤痛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中描绘的废弃寺庙、残月秋水等意象,揭示了历史变迁带来的哀伤和孤独的哲学思考。
这首诗以其清新而沉重的情感深深打动人心。开篇以“武原离乱后”引入,瞬间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诗人巧妙地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哀伤。残月和秋水的意象,既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是对过往辉煌的追忆。
在“居人今已尽,栖鸽暝还来”的句子中,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离去使得曾经繁华的地方变得寂寥,唯有鸽子在夜幕降临时归来,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故事。最后一句“不到无生理,应堪赋七哀”,则是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无常和失落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给人以深刻的思考。诗人用自然景象反映人类的情感和历史的变迁,展现出一种对生命和存在的哲学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该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切感悟和对生命无常的哲学思考。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人类生活的脆弱和对过往的怀念,展现了一种淡泊与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武原”指的是:
A. 一处宁静的山谷
B. 战乱后的地方
C. 一座繁华的城市
“栖鸽暝还来”中的“栖鸽”象征着:
A. 回归的希望
B. 战争的残酷
C. 生活的无奈
“应堪赋七哀”所表达的情感是:
A. 欢欣鼓舞
B. 深切的怀念与感伤
C. 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