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李阁使新种洛花

《李阁使新种洛花》

时间: 2025-04-26 06:31:16

诗句

堂下朱阑小魏红,一枝浓艳占春风。

新闻洛下传佳种,未必开时胜旧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1:16

原文展示:

李阁使新种洛花 蔡襄 〔宋代〕 堂下朱阑小魏红,一枝浓艳占春风。 新闻洛下传佳种,未必开时胜旧丛。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堂下的红色栏杆旁,有一株小魏红,它的花朵浓艳,独占了春风的宠爱。最近有消息说洛阳传来了优良的花种,但它们未必能在开放时胜过旧有的花丛。

注释:

字词注释:

  • 朱阑:红色的栏杆。
  • 小魏红:一种花卉的名称,可能指某种红色的花。
  • 浓艳:形容花朵色彩鲜艳、美丽。
  • 春风:春天的风,这里比喻春天的气息。
  • 新闻:最近的消息。
  • 洛下:指洛阳,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
  • 佳种:优良的品种。
  • 旧丛:旧有的花丛。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确提及典故,但“洛下传佳种”可能暗指洛阳作为文化中心的地位,以及其对花卉品种的贡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书法尤以行书见长。此诗可能是在洛阳新引进的花卉品种引起关注时所作,表达了对新旧花卉品种的比较和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洛阳新引进的花卉品种引起关注时所作,诗人通过对新旧花卉品种的比较,表达了对传统与创新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新旧花卉品种的比较,反映了诗人对传统与创新的思考。诗中“一枝浓艳占春风”描绘了旧有花卉的美丽,而“新闻洛下传佳种”则引入了新的元素,但诗人并不盲目推崇新事物,而是提出了“未必开时胜旧丛”的疑问,体现了对传统的尊重和对新事物的审慎态度。这种对比不仅体现在花卉上,也隐喻了社会文化中的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堂下朱阑小魏红”,通过“朱阑”和“小魏红”的色彩对比,营造了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 第二句“一枝浓艳占春风”,用“浓艳”形容花朵的美丽,而“占春风”则赋予了花朵春天的气息和生命力。
  • 第三句“新闻洛下传佳种”,引入了新的信息,即洛阳传来的优良花种,增加了诗的动态感。
  • 第四句“未必开时胜旧丛”,提出了对新花种的质疑,表达了对传统的保留和对新事物的审慎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占春风”比喻花朵的美丽和生命力。
  • 对比:新旧花卉品种的对比,体现了传统与创新的对比。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新旧花卉品种的比较,探讨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表达了对传统的尊重和对新事物的审慎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朱阑:红色的栏杆,象征着美丽和尊贵。
  • 小魏红:一种红色的花,象征着美丽和生命力。
  • 春风:春天的风,象征着生机和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小魏红”是指什么? A. 一种红色的花 B. 一种红色的栏杆 C. 一种红色的酒 答案:A

  2. 诗人对洛阳传来的新花种持什么态度? A. 完全接受 B. 完全拒绝 C. 审慎态度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探讨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 黄庭坚的《戏答元珍》:通过对花卉的描写,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与蔡襄的这首诗都涉及对传统与创新的思考,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蔡襄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背景和主要作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端午) 菩萨蛮 菩萨蛮 柬云臣讯牡丹消息 菩萨蛮 三潭印月 菩萨蛮 江寒汀画子规扇面见贻,赋谢 菩萨蛮 菩萨蛮 我国第二颗原子弹爆炸 菩萨蛮 菩萨蛮 寄二妹上海 菩萨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接三换九 剑老无芒,人老无刚 比年 领圈 散发抽簪 空间站 忍尤攘诟 横抢硬夺 作呕 丨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車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出幽迁乔 宝盖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