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归自河西泛舟东下示坰

《归自河西泛舟东下示坰》

时间: 2025-07-28 17:31:21

诗句

露湿船蓬今夜凉,秋风端已洒衣裳。

渐炊大甑长腰米,共说平生细肋羊。

试问锦貂看射虎,何如乌几听鸣根。

真须快捉蟹螯去,处处休吟古战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7:31:21

原文展示:

露湿船蓬今夜凉,秋风端已洒衣裳。 渐炊大甑长腰米,共说平生细肋羊。 试问锦貂看射虎,何如乌几听鸣根。 真须快捉蟹螯去,处处休吟古战场。

白话文翻译:

今夜船篷上露水湿润,带来凉意,秋风正吹拂着衣裳。 渐渐地煮起了大甑中的长腰米,大家一起谈论着平生吃过的细肋羊肉。 试问穿着锦貂看人射虎,又怎比得上在乌木几旁聆听鸣根的声音。 真的应该迅速捉住蟹螯,到处都不要吟咏古战场的悲凉。

注释:

  • 露湿船蓬:指船篷上沾满了露水,形容夜晚的凉爽。
  • 秋风端已洒衣裳:秋风已经开始吹拂衣裳,带来凉意。
  • 大甑长腰米:大甑是一种大型的炊具,长腰米是一种优质的稻米。
  • 细肋羊:指肉质细嫩的羊。
  • 锦貂看射虎:穿着华丽的锦貂观看射虎,形容奢华的生活。
  • 乌几听鸣根:乌几是黑色的几案,鸣根可能是指某种乐器的声音。
  • 蟹螯:螃蟹的钳子,这里指捕捉螃蟹。
  • 古战场:指历史上发生过战斗的地方,常带有悲凉的意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则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从河西归来的途中,乘船东下的情景。诗中通过对夜晚凉爽、美食、听乐等细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奢华生活的淡漠。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乘船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露湿船蓬今夜凉”一句,以露水和秋风为媒介,传达了夜晚的凉爽和宁静。“渐炊大甑长腰米,共说平生细肋羊”则通过对美食的描述,展现了作者与友人共聚的温馨场景。后两句通过对奢华生活和听乐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偏好。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露湿船蓬今夜凉”:通过露水和秋风的描写,传达了夜晚的凉爽和宁静。
  2. “秋风端已洒衣裳”:秋风已经开始吹拂衣裳,带来凉意。
  3. “渐炊大甑长腰米”:描述了正在煮饭的情景,长腰米是一种优质的稻米。
  4. “共说平生细肋羊”:与友人一起谈论平生吃过的细肋羊肉,展现了温馨的聚会场景。
  5. “试问锦貂看射虎”:提出一个问题,穿着锦貂观看射虎,形容奢华的生活。
  6. “何如乌几听鸣根”:对比之下,认为在乌木几旁聆听鸣根的声音更为惬意。
  7. “真须快捉蟹螯去”:表达了作者对捕捉螃蟹的兴趣。
  8. “处处休吟古战场”:提醒自己不要到处吟咏古战场的悲凉,表达了作者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锦貂看射虎”与“乌几听鸣根”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偏好。
  • 拟人:“秋风端已洒衣裳”中的“洒”字,赋予了秋风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乘船、美食、听乐等细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奢华生活的淡漠。整首诗体现了宋代诗人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露湿船蓬:夜晚的凉爽和宁静。
  • 秋风洒衣裳:秋风的凉意和自然的力量。
  • 大甑长腰米:美食的享受和生活的温馨。
  • 细肋羊:肉质细嫩的羊,代表了美食的精致。
  • 锦貂看射虎:奢华生活的象征。
  • 乌几听鸣根:简单生活的惬意。
  • 蟹螯:捕捉螃蟹的乐趣。
  • 古战场:悲凉的历史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露湿船蓬今夜凉”一句,主要描绘了什么? A. 夜晚的凉爽 B. 秋风的吹拂 C. 露水的湿润 D. 船篷的破旧 答案:A

  2. “渐炊大甑长腰米”中的“长腰米”是指什么? A. 一种稻米 B. 一种面食 C. 一种肉类 D. 一种蔬菜 答案:A

  3. 诗中“试问锦貂看射虎”与“何如乌几听鸣根”形成了什么? A. 对比 B. 并列 C. 递进 D. 转折 答案:A

  4. “真须快捉蟹螯去”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兴趣? A. 射虎 B. 听乐 C. 捕捉螃蟹 D. 吟咏古战场 答案:C

  5. 诗的最后一句“处处休吟古战场”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向往? A. 奢华生活 B. 平静生活 C. 战斗生活 D. 历史记忆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瓜洲夜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吴则礼《归自河西泛舟东下示坰》与苏轼《赤壁赋》:两者都涉及对古战场的描写,但吴则礼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而苏轼的赋则更多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吴则礼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吴则礼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虞淡然在告 送刘子极归饷兰州 答君东天津夜泊 送王比部供奉采药扶侍太夫人归粤比部故侍御 初入秣陵不见帅生有怀太学时作 河林有酌 寄嘉兴马乐二丈兼怀陆五台太宰 送郑见素游江东 送安卿 重过石城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禊祭 禾字旁的字 碎首糜躯 佛郎机炮 输财助边 行字旁的字 飘击 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方字旁的字 纵理入口 乛字旁的字 邀名射利 枯骨生肉 极治 癶字旁的字 擿伏发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