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乙酉腊月二十四夜

《乙酉腊月二十四夜》

时间: 2025-07-28 17:47:40

诗句

故乡风俗重今夜,儿女班班列堂下。

今当树折巢破时,羽毛零落怜枯枝。

旅舍檐前一回首,上有白发下黄口。

望空剪纸告坟墓,两眼泪接三杯酒。

难道年年坐死苦海中,愿为落叶随飘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7:47:40

原文展示

故乡风俗重今夜,
儿女班班列堂下。
今当树折巢破时,
羽毛零落怜枯枝。
旅舍檐前一回首,
上有白发下黄口。
望空剪纸告坟墓,
两眼泪接三杯酒。
难道年年坐死苦海中,
愿为落叶随飘风。

白话文翻译

今晚是故乡风俗最为隆重的时刻,儿女们一一排在堂下。此时正值树木折断、鸟巢破损的季节,羽毛零落,让人怜惜这枯萎的枝头。回首旅舍檐前,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和稚嫩的孩子。向天空望去,剪纸般的纸钱飘向坟墓,眼泪与酒交融,仿佛在祭奠。难道年年都困在这苦海之中?我愿意做那随风飘落的落叶。

注释

  1. 故乡:指生长之地,表示对故乡的思念。
  2. 班班:整齐排列的样子,强调儿女们的团聚。
  3. 树折巢破:比喻时光荏苒,生命脆弱,寓意生活的无常。
  4. 羽毛零落:象征失去的东西,暗含对过去的怀念。
  5. 白发:象征年老和岁月的无情。
  6. 黄口:形容幼小的孩子,代表生命的延续。
  7. 剪纸:祭祀时用的纸钱,寓意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8. 三杯酒:用酒祭奠,体现了对故人的思念。
  9. 苦海:象征生活中的苦难与困扰。
  10. 落叶随飘风: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现状的不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弘智,清代诗人,生于动荡时代,作品多反映对故乡、亲人的怀念及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其诗风沉郁、情感真挚,常常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腊月二十四夜,恰逢年关,诗人身处异乡,倍加思念故乡与亲人,借助传统习俗的场景表达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生活的感慨。腊月是传统节日的时刻,象征着团圆与祭奠,诗人通过这些元素深化了对家乡的留恋。

诗歌鉴赏

《乙酉腊月二十四夜》是一首充满感情的诗作,诗人在腊月的夜晚,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乡、亲人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的“故乡风俗重今夜”便直接引入了节日的气氛,让读者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气息与乡愁。接着,诗人通过“儿女班班列堂下”描绘出家庭团聚的温馨场景,然而随着情节的发展,诗人也表达了对无常的感慨:在节日的欢乐之中,潜藏着对树木折断、鸟巢破损的忧伤。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首旅舍,目睹“白发”与“黄口”的对比,传递出对老去与未来的深思。尤其是“望空剪纸告坟墓”一句,既是对传统祭祀文化的反思,也是对亲人的思念,这种情感在祭酒的描写中愈加浓烈。诗的结尾,诗人自问“难道年年坐死苦海中”,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对自由的渴望,愿意随风飘落,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释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成功营造出一种既温暖又凄凉的氛围,使读者在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欢乐中,亦不禁思考人生的无常与亲情的珍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故乡风俗重今夜:强调故乡的传统习俗在这一夜的隆重。
  2. 儿女班班列堂下:描写家庭团聚的温暖场景。
  3. 今当树折巢破时:暗示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4. 羽毛零落怜枯枝:象征失去与对过去的怀念。
  5. 旅舍檐前一回首:表明诗人身在异乡,思虑万千。
  6. 上有白发下黄口:对比老人与幼儿,表现生命的循环。
  7. 望空剪纸告坟墓: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8. 两眼泪接三杯酒:酒与泪交融,祭奠亲人之情。
  9. 难道年年坐死苦海中:思考生活的困境。
  10. 愿为落叶随飘风:渴望自由,反映诗人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羽毛零落”比喻失去的东西,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比如“白发”“黄口”的对比,提升了诗的艺术性。
  • 拟人:如“愿为落叶随飘风”,赋予落叶以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对家庭团聚的珍惜,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在欢乐与忧伤中交织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故乡:象征着归属与温暖。
  2. 白发:代表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3. 黄口: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延续。
  4. 羽毛:象征着失去与怀念。
  5. 剪纸:体现传统文化的祭奠方式。
  6. 落叶:象征着自由与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故乡风俗重今夜”指的是什么?

    • A. 春节
    • B. 中秋节
    • C. 腊月二十四
    • D. 端午节
  2. 诗人回首旅舍时看到的是什么?

    • A. 孩子
    • B. 白发老人和黄口
    • C. 餐桌
    • D. 朋友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 A. 财富
    • B. 自由
    • C. 名声
    • D. 权力

答案: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李白) - 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2. 《登高》(杜甫) - 反映对生活苦难的感慨。
  3.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乙酉腊月二十四夜》与《静夜思》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乙酉腊月二十四夜》更加强调节日的氛围与家庭的团聚,而《静夜思》则是孤独中对故乡的思索。

  • 《乙酉腊月二十四夜》与《登高》对比:两首诗都有对生活苦难的反思,但《乙酉腊月二十四夜》更多地结合了传统习俗与亲情,而《登高》则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与个人遭遇的感慨。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研究》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诗词的情感与意象分析》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万丈潭 宿花石戍(长沙有渌口、花石二戍) 夜听许十损 佐还山后寄三首 缆船苦风,戏题四韵,奉简郑十三判官(泛) 宿青草湖(重湖,南青草,北洞庭) 种莴苣 观作桥成,月夜舟中有述,还呈李司马 秋兴八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亠字旁的字 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唇红齿白 包含铄的词语有哪些 邑字旁的字 辉煌夺目 一接如旧 艮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闭门谢客 头髻 牢牲 脱口而出 推捱 优点 痛抱西河 镸字旁的字 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