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5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52:58
故乡风俗重今夜,
儿女班班列堂下。
今当树折巢破时,
羽毛零落怜枯枝。
旅舍檐前一回首,
上有白发下黄口。
望空剪纸告坟墓,
两眼泪接三杯酒。
难道年年坐死苦海中,
愿为落叶随飘风。
今晚是故乡风俗最为隆重的时刻,儿女们一一排在堂下。此时正值树木折断、鸟巢破损的季节,羽毛零落,让人怜惜这枯萎的枝头。回首旅舍檐前,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和稚嫩的孩子。向天空望去,剪纸般的纸钱飘向坟墓,眼泪与酒交融,仿佛在祭奠。难道年年都困在这苦海之中?我愿意做那随风飘落的落叶。
作者介绍:弘智,清代诗人,生于动荡时代,作品多反映对故乡、亲人的怀念及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其诗风沉郁、情感真挚,常常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腊月二十四夜,恰逢年关,诗人身处异乡,倍加思念故乡与亲人,借助传统习俗的场景表达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生活的感慨。腊月是传统节日的时刻,象征着团圆与祭奠,诗人通过这些元素深化了对家乡的留恋。
《乙酉腊月二十四夜》是一首充满感情的诗作,诗人在腊月的夜晚,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乡、亲人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的“故乡风俗重今夜”便直接引入了节日的气氛,让读者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气息与乡愁。接着,诗人通过“儿女班班列堂下”描绘出家庭团聚的温馨场景,然而随着情节的发展,诗人也表达了对无常的感慨:在节日的欢乐之中,潜藏着对树木折断、鸟巢破损的忧伤。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首旅舍,目睹“白发”与“黄口”的对比,传递出对老去与未来的深思。尤其是“望空剪纸告坟墓”一句,既是对传统祭祀文化的反思,也是对亲人的思念,这种情感在祭酒的描写中愈加浓烈。诗的结尾,诗人自问“难道年年坐死苦海中”,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对自由的渴望,愿意随风飘落,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释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成功营造出一种既温暖又凄凉的氛围,使读者在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欢乐中,亦不禁思考人生的无常与亲情的珍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对家庭团聚的珍惜,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在欢乐与忧伤中交织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故乡风俗重今夜”指的是什么?
诗人回首旅舍时看到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答案:1. C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乙酉腊月二十四夜》与《静夜思》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乙酉腊月二十四夜》更加强调节日的氛围与家庭的团聚,而《静夜思》则是孤独中对故乡的思索。
《乙酉腊月二十四夜》与《登高》对比:两首诗都有对生活苦难的反思,但《乙酉腊月二十四夜》更多地结合了传统习俗与亲情,而《登高》则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与个人遭遇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