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十五夜旅怀

《十五夜旅怀》

时间: 2025-08-07 06:31:33

诗句

暂缀明光草,言从洛下游。

尘沙两河夕,风雨二陵秋。

镜有潘郎鬓,囊无季子裘。

更堪三五夜,独自下西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06:31:33

原文展示:

十五夜旅怀 唐顺之 〔明代〕 暂缀明光草,言从洛下游。 尘沙两河夕,风雨二陵秋。 镜有潘郎鬓,囊无季子裘。 更堪三五夜,独自下西楼。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暂时放下明光宫的草,我随从洛水下游。尘沙覆盖的两河在夕阳下,风雨中的二陵已是秋天。镜中映出潘岳般的鬓发,囊中却没有季子那样的裘衣。更难以忍受的是十五夜,独自走下西楼。

注释: 字词注释:

  • 明光草:指明光宫的草,明光宫是汉代宫殿名。
  • 洛下:指洛水下游。
  • 两河:指黄河和洛水。
  • 二陵:指洛阳附近的陵墓。
  • 潘郎鬓:潘岳,西晋文学家,以美鬓著称。
  • 季子裘:季子,指战国时期的苏秦,他曾身着裘衣。

典故解析:

  • 潘郎鬓:用潘岳的美鬓比喻自己的鬓发已白。
  • 季子裘:用苏秦的裘衣比喻自己贫困无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顺之,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怀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在旅途中,感慨时光流逝、生活困顿之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象和自身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活困顿的感慨。诗中“尘沙两河夕,风雨二陵秋”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季节的变迁,而“镜有潘郎鬓,囊无季子裘”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衰老和贫困的自嘲。最后“更堪三五夜,独自下西楼”加深了孤独和无奈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暂缀明光草”,诗人暂时放下宫廷生活,开始旅途。
  • 次句“言从洛下游”,表明旅行的方向。
  • 第三句“尘沙两河夕”,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夕阳下的景象。
  • 第四句“风雨二陵秋”,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风雨和秋天的萧瑟。
  • 第五句“镜有潘郎鬓”,诗人自嘲自己的鬓发已白。
  • 第六句“囊无季子裘”,表达了自己的贫困。
  • 末句“更堪三五夜,独自下西楼”,加深了孤独和无奈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镜有潘郎鬓”,用潘岳的美鬓比喻自己的鬓发已白。
  • 对仗:如“尘沙两河夕,风雨二陵秋”,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活困顿的感慨,以及旅途中的孤独和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光草:象征宫廷生活。
  • 洛下:象征旅途的起点。
  • 两河夕:象征旅途的艰辛。
  • 二陵秋:象征季节的变迁和旅途的萧瑟。
  • 潘郎鬓:象征衰老。
  • 季子裘:象征贫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镜有潘郎鬓”用的是谁的典故? A. 潘岳 B. 苏秦 C. 李白 D. 杜甫

  2. 诗中“囊无季子裘”用的是谁的典故? A. 潘岳 B. 苏秦 C. 李白 D. 杜甫

  3. 诗中“更堪三五夜,独自下西楼”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孤独 D. 无奈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旅夜书怀》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旅夜书怀》与本诗都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和无奈。
  • 李白的《静夜思》与本诗都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但情感更为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唐诗三百首》
  • 《明诗别裁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献转运使雷谏议 独酌自吟拙诗次吏报转运使到郡戏而有作 寄砀山主簿朱九龄 残句:年来复有事堪嗟 和仲咸诗六首之二和回喻令诗集 诏知滁州军州事因题二首 戏赠嘉兴朱宰同年 长洲种牡丹 四皓庙二首 赠虚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躬逢盛事 领挈 年开头的成语 大事已然 神箭 风字旁的字 不胜杯酌 示字旁的字 露水夫妻 悬壶行医 卝字旁的字 假版 排难解纷 齒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马上墙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